“忘帶房產證,本以為要白跑一趟,誰知道刷個臉、掃個碼,事兒就辦好了。”日前,辦理完城市房屋委托公證申請后,市民姜鵬威連聲稱贊。
當天上午,姜鵬威來到威海衛公證處辦理城市房屋委托公證,到現場才發現忘帶房產證,在公證處工作人員的指導下,他通過愛山東APP,掃碼、刷臉授權,向工作人員“亮出”了電子房產證,用了不到30分鐘,就辦好了公證申請。
讓“無證明”成為最好的“證明”,實現證照“免提交”,是市司法局用數據賦能,全力打造“無證明”公證辦理新模式,助力“無證明城市”建設的生動實踐。聚焦企業和群眾高頻服務公證事項,市司法局積極推進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在全省率先推出包括城市房屋委托公證申請在內的10項公證服務電子證照“無證明”應用場景。
“我們前期對100項公證事項涉及的證明材料進行了全面細致梳理,并向社會發布第一批51項電子證照‘用證’事項清單。”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司法局通過實施減流程、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間“四減”工程,最大程度減少提交材料的數量。
“數據池”存量少,流通調用數據有障礙,是阻礙“無證明”模式推行的“卡脖子”難題,破題要義在于“搭建平臺”。市司法局與市大數據中心在電子證照數據共享、使用等方面進行多次溝通協商,確保實現電子證照數據跨部門、跨層級、跨系統、跨業務同源實時使用。前不久,市司法局正式“鏈”上了威海鏈數據管理平臺。
與破除數據壁壘同步推進,市司法局優化電子證照應用場景辦事流程,在全省率先將涉及城市房屋委托公證申請、小額繼承公證申請、房屋買賣合同公證申請等10項企業和群眾辦證頻次較高的公證申請事項作為電子證照社會化應用場景。群眾辦事通過愛山東APP亮證、亮碼、刷臉授權,紙質材料“免提交”,既省時又省力。
“凡是能夠通過電子證照共享方式進行查詢、核驗的,一律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實體證照或紙質材料;凡是能夠通過政府部門信息共享平臺查詢到的或公證處調查的,一律不要求企業和群眾提供證明材料。”市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說,目前,10項公證服務電子證照“無證明”應用場景實現了申請表單“自動填寫”和申請材料“免提交”,切實解決辦證“繁難慢”問題,讓企業和群眾感受到高質量的公證法律服務。(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李萬玉 通訊員 譚則兵)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