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凍年度的視角看,還有兩個月2023冷年便將收尾,就既往的數據來看,2023冷凍年度的出貨量出現了可喜的同比增長,即便是從自然年度的時間軸來看,無論是出貨端還是零售端,比去年同期同樣是呈現出了良好的增長態勢。
現在,整個行業都在為“6.18”大促而準備,很多廠商甚至已經進入了預售階段,備貨成為行業主基調而還在帶動生產量的上升。只是,這種看上去產銷兩旺的格局存在著的一些特征,也埋下了一定的隱憂,或許會給行業后期在市場規模、價格走向及產品結構變動等等方面帶來影響。
大區市場華南可能較為突出
【資料圖】
如果對去年旺季階段的市場節奏還有印象的廠商都知曉,當時華東、華中和西南區域出現了難得的大行情,尤其是在一些區域市場出現了斷貨,長時間的高溫氣候是締造這種行情的直接因素。
然而去年華南市場卻是非常慘淡,導致這種狀況的原因也是天氣,當華東、華北、華中和西南等大區市場開始出現高溫悶濕氣候的時候,華南地區由于連綿陰雨氣溫一直上不來,這種狀況在歷史上也并不多見。直至7月下旬開始,華南市場的氣候才進入正常狀況。
所以,在2022年,華東、西南、華中等大區市場在旺季時期出現了同比增長,而華南地區在同期內的表現則是差強人意。今年從5月下旬開始,華南大區市場便迎來了適合的氣溫條件。縱觀這個地區過往的氣候演變歷史,連續兩年出現涼夏的情況非常罕見。
就眼下的區域市場表現來看,華南市場在2023年旺季階段出現同比增長是大概率事件,一方面去年基數較低,另外一個方面有利的氣溫環境會給空調市場的需求釋放提供外部助力。
而華東、西南等等去年旺季呈現出高增長的區域,在今年則面臨著沉重的同比增長壓力。這與各個空調廠商自身的創新與努力程度無關,主要就是因為2022年旺季階段的市場規模偏高,大量的需求被消化后,在高基數之上的再增量所面對的挑戰也就更大。
企業經營質量進一步改善
對比去年乃至前年同期內大宗原材料的價格就可以發現,空調制造工廠的材料成本壓力得到了有效的緩解,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經營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
事實上這種趨勢已經從各個主要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報中就已經反映了出來,據格力電器2022年報顯示,報告期內的空調業務毛利率增長了1.21個百分點。美的集團的2022年報也顯示,過去一年中暖通空調業務的毛利率同比增加了1.79個百分點。海爾智家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一趨勢,去年空調毛利率增加了0.68個百分點。
需要指出的是,大型企業在暖通空調產品上的毛利率增長,除了大宗原材料價格出現了持續下行之外,自身對業務、產品和品牌結構的調整也起到關鍵性的支撐作用,卡薩帝、COLMO等在中高端領域的占比越來越高,驅動行業生態積極向好。
更為重要的是,這也有利于二三線品牌提升自身的生存、發展和盈利空間。去年一季度,多數品牌都發出了漲價通知;今年一季度,盡管頭部品牌并沒有直接進行體系化漲價,但是多個二三線品牌卻能夠連續推動自身價格體系的上行。產銷兩旺、材料成本下行、價格上揚、結構升級等等各個維度良好的態勢,勾勒出了時下空調行業看上去較為優異的表現。然而,隱憂和壓力就在這種態勢下悄然滋生。
消費恢復大幅滯后于生產
自從環境放開之后,消費側的確是在復蘇,這從“5.1”期間全國各個地區旅游景點的爆滿就可見一斑。只是消費復蘇出現的一種態勢其實對空調行業并不直接有利,對低價消費品的需求量高于中高價格的產品,這也是為什么今年房產、汽車、裝修領域境況堪憂的原因之一,而房地產市場的不利態勢當然會對空調行業帶來直接影響。
除了吃喝玩樂基礎消費之外,用戶對耐用消費品、高價消費品的購買越來越謹慎,簡而言之就是小宗消費要比大宗消費要好。這種現象在空調行業也得到了體現,中低端產品和品牌的增長幅度遠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如果要扭轉這一趨勢得需要較長的一段時間。
與此同時生產端的恢復速度卻遠遠快于消費側,今年空調行業的產銷規模同比出現高增長也是折射出生產端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但是生產端和消費側兩種不同節奏的走勢正在激化供求之間的落差,該落差越大,行業在后期的壓力也就更大,尤其是庫存。
毋庸置疑,就過去五個月行業產銷上量速度而言,至5月底行業生產和商業總庫存量已經創下了近四年來的新高,6月份和7月份整體市場所承受的庫存消化壓力可想而知;更何況,由于去年旺季階段已經大幅釋放了一波需求,新生需求和更新換代的速度明顯跟不上企業營銷端KPI考核的增長要求。
如果今年旺季時期空調產品的上墻量不理想、不達預期,國內市場的價格水平、產品結構等都會在短期內出現分化。順便提一句,今年空調行業出口端同樣是壓力重重。
新周期之下的機會點在哪兒
環境和整體消費態勢的變化,企業無力改變,但是可以通過自身在產品、技術、渠道等方面的變化適應全新的產業周期。在國內市場整體處于存量化的新周期中,并不是沒有突破的機會點;當然,企業規模、品牌地位不同帶來的壓力值也不一樣。
中小品牌通過渠道面拓展驅動自身規模的增長,今年多個中小空調制造工廠的出貨量之所以出現大幅增長,核心原因之一便是他們渠道商、終端網點數量的增長;而且,商業形態布局越來越豐富,除了傳統渠道之外,對內容電商和直播電商的滲透速度也在全面加速。
細分領域同樣在給空調廠商提供一定的階段性紅利,過去兩三年新風類空調爆發,去年熱泵產品由于歐洲需求井噴帶動了國內空調產業制造端的增長,今年熱泵產品正在向小型化發展。
廚房空調盡管并不是一個新型品類但在今年的熱度明顯提升,美的對這一類產品的推廣和銷售起到了引領效應,吸引了很多企業面向廚房場景進行產品創新和開發,集成吊頂領域的一些企業正在向廚房空調產品方面轉移資源。
即便是細分化的機會再多,國內空調市場的整體需求格局并不會發生太大的變革,市場的基本面仍然是存量化;產品的更新換代是需求演變的主基調,健康化、個性化、情境化、綠色環保化等每個方向都有著巨大的空間。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