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材料 > > 內容頁

歷史性一刻!首艘國產大郵輪“愛達·魔都”號出塢_當前訊息

時間:2023-06-06 14:52:23 來源:國際船舶網

今天(6月6日),首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終于在中國船舶集團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迎來出塢的歷史瞬間。

13時30分,“愛達·魔都”號離開位于外高橋造船的船塢,靠泊到船塢外的4號、5號碼頭,出塢是決定船舶狀態最重要的節點,順利出塢意味著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結構完整,主要核心設備和管路基本安裝完畢,并且各項指標符合要求,已具備航行能力。出塢后,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的建造正式進入收尾階段,轉入碼頭系泊調試階段,也就是整船主體建造工作基本完成,進入設備調試和內裝收尾階段。

一項“巨系統工程”


(相關資料圖)

“愛達·魔都”號總長323.6米,型寬37.2米,共有2826間艙室,總面積約3.46萬平方米。其中,乘客艙室2125間,滿載時可搭載5246名乘客。同時,高達16層的上層生活區,擁有劇院、特色餐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和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設施。

“愛達.魔都”號是我國首艘國產大型郵輪,2019年在上海外高橋造船正式開建,2023年5月19日,上海市文旅局和中船郵輪將其正式定名“愛達·魔都號”;2023年6月1日,愛達·魔都號成功起浮;2023年6月6日正式出塢,將于2023下半年完工運營。

作為目前全球最復雜的單體機電產品,這艘大型郵輪的零部件數量多達2500萬個,相當于大飛機C919的5倍,復興號高鐵的13倍;線纜超過4300公里,約等于上海到拉薩的距離。雖然單個零部件或許不難生產,但把它們集成組裝在一起,卻是極其復雜的過程,而且在這方面,中國完全是從零起步。

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摸索,項目團隊才對建造大型郵輪有了自己的認識——大型郵輪早已超出船舶的概念,更像是一個“海上濃縮城市”。建造大型郵輪,就是在確保安全、進度的前提下,把陸上巨型娛樂綜合體搬到船上,同時進行重量、移動噪聲和成本控制。因此,郵輪建造考驗的不僅是造船技術和工藝,更考驗管理模式和相關產業配套。

一艘大型郵輪背后的配套供應鏈涉及100多家戰略供應商、8000多家專業供應商,最多時有數百家施工單位、數千名工人在船上同步、交叉作業。任何環節都必須小心再小心,確保不出問題、完美銜接,不然就可能導致連鎖反應,甚至造成安全隱患。

內部空間已見雛形

船舶內部艙室壁板、天花板、頂燈等已全部完成,目前主要是進行地面鋪設,后期還要完成剩下的軟裝工程,這些工作將在出塢后完成。

作為一座中國產的“海上濃縮城市”,國產大型郵輪的公共區域配置了多個餐廳、劇院、水上樂園、健身房、籃球場等休閑娛樂設施,還有海上最大的免稅店、融合人工智能和STEAM課程的海上探索營、5G信號覆蓋……

截至6月3日,2125間乘客房間中,已有1000間客房基本完成內部裝修,除了客房,船員、雇員餐廳也已裝修完畢。船上的兒童娛樂區、KTV區、大劇院也已初見雛形。其中大劇院可以容納800多人,目前頂部的裝修已全部完工,觀眾席則仍在布置中。

值得一提的是,船上的醫療中心也已裝修完畢,有單人間、多人間,甚至還有手術室,配備了基本的手術設施,可以進行一些應急處理。

據介紹,目前“愛達·魔都”號的內裝進度達到85%左右,具體來說,船舶內部艙室壁板、天花板、頂燈等已全部完成,目前主要是進行地面鋪設,后期還要完成剩下的軟裝工程。這些剩下的工作都將在出塢后的階段完成。

整體建造進度已完成93%左右

6月1日起,國產首制大型郵輪就開始了為期6天的出塢作業。

6月1日凌晨2時,首制大型郵輪所在的船塢開始注水。這是船舶出塢前必定要經歷的過程。通過浮力使郵輪離開地面,之后通過牽引繩將郵輪從船塢現有位置上移動到靠近碼頭的一側。整個起浮過程大約需要6至8個小時,由于郵輪體型較大,肉眼很難觀測到細微的位置變化。所以在起浮過程中,工作人員在船體上安裝了很多傳感器,這樣一來,就能夠實時監測整船起浮的姿態。

注水起浮移位是船舶出塢前的第一步,從起浮到出塢前的幾天時間里,外高橋郵輪項目團隊通過岸邊牽引機控制郵輪的位置動態,相應開展傾斜試驗、舷門沖水試驗、救生艇脫鉤和巡游試驗等三項關鍵試驗,對全船的重量、重心穩定以及舷門、救生艇的性能進行實船驗證。

這些關鍵試驗的通過,背后也體現了外高橋造船郵輪團隊已攻克重量控制、減振降噪和安全返港三大貫穿郵輪全生命周期的核心技術,并形成一系列科技創新成果。

據悉,7月份,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將開始第一次試航,預計持續18天左右,主要是驗證動力和推進系統、消防、火警、救生、通信導航等涉及郵輪安全的各項功能。此后8月份,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將開始第二次試航,主要是驗證船上的各項設施能否滿足游客和船員的各項需要等。

目前,“愛達·魔都”號整體建造進度已完成93%左右。根據計劃,“愛達·魔都”號將在今年11月第六屆進博會期間交付船東。這標志著中國將成為繼德國、法國、意大利、芬蘭之后,全球第五個具有建造大型郵輪能力的國家。

據了解,首艘國產大型郵輪將于明年初投入運營,將開啟以上海為母港的國際航線,未來計劃執航日本及東南亞航線,還將適時推出海上絲綢之路的中長航線,而中國造船業也有望在大型郵輪的帶動下,開啟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