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中國船舶集團屬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長江航道局建造的13800方自航耙吸挖泥船“長鯨10”輪簽訂“船舶完工四方確認”。
2023年6月21日,該船啟程試航,6月24日下午,試航凱旋順利完成船舶常規航行試驗。期間,在長江航道局、中國船級社廣州分社、中國船舶集團第七○八研究所 以及相關設備服務商全體試航人員的團結協作下,歷時72小時,高質高效完成了36項船舶航行試驗與性能測定,船舶各項設備運轉正常,各項試驗結果均符合設計要求,獲得船東、船檢高度認可。
該船由中國船舶集團第七O八研究所負責詳細設計,長江航道局組織建造,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承建的長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維護疏浚大型自航耙吸挖泥船,入級CCS。船舶總長150米,型寬29.2米,型深11米,設計航速15節、挖泥吃水9.6米,雙機雙槳雙速比推進、“一拖二”復合驅動,航速15節;配置雙耙、雙水下泵及艙內泵,最大泥艙艙容約13880 m3,載泥量20010噸,最大挖深38米;搭載在線振動監測系統、DP/DT系統和浚測一體化系統,有效提高裝艙、吹填、水下浚測等疏浚性能,適用于深水航道維護及沿海疏浚作業,重點服務于長江下游12.5米深水航道維護疏浚兼顧長江口深水航道疏浚及沿海水域疏浚作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長鯨10”(H2436)于2022年4月15日開工,2022年8月3日進塢搭載,2023年2月28日出塢下水,并順利完成航行試驗。下一步,“長鯨10”將繼續做好疏浚設備調試、檔案資料整理等工作,預計于7月下旬開展挖泥試驗,7月底交付使用。
回顧建造期間,為更早給船東交付一艘更好的產品,項目組科學策劃,各部門積極配合,相關方合力攻關,有效落實各項計劃,確保大節點按預期實現,總建造周期較首制船“長鯨9”有大幅提前。
集智攻關——保生產順暢
受國外物資到貨影響,主機、齒輪箱、水下泵大件設備未能按合同期供貨,導致H2436船不能在總組搭載過程中完成吊裝進艙工作。
在得到此信息后,公司高層領導及物資部迅速決策實行兩走的方針,一方面積極與廠家進行溝通,催促設備交貨;另一方面立足自身做對策,綜合考慮充分利用龍穴廠區核心資源,在優先確保主船體成型的前提下,落實設備進艙的工藝方案,并與船東、船檢及設計院溝通保證質量。最終確定了該船橫靠塢門方案,利用塢內600噸龍門吊吊裝主機、吊裝艙內泵、水下泵及耙管、推進齒輪箱的方案,為船舶試航打下基礎。
眾志成城——保節點實現
該船于2月28日下水,碼頭調試周期113天,試航前全船油水艙室油漆封艙完,泥泵定位對中完畢,高壓沖水泵功能效用完具備打水條件,甲板35T吊機報驗取證完,泥艙油漆完工報驗完,大小泥門調試完畢,失電摸底在碼頭完成。本船本著優先開展涉及試航項目的工作,以此為主線同步展開艙室、管路、電氣系統的工作,在滿足常規試航的同時,本船試航前耙管相關工作加急開展,疏浚絞車鋼絲繩穿到位,確保試航設備安全。
該船在搭載前期受泥管供應,設備到貨影響疏浚系統安裝工作較緩,后道完整性調試工作開展較晚,在調試人員的全力努力下,本船實現了在較短調試周期內完成滿足船舶試航的工作,全力以赴確保本船常規試航項目開展,通過大家的努力,為之隨后船舶完工確認及交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船黃埔文沖憑借建造周期短、產品質量優、售后服務好,深得廣大船東的青睞。長江航道局13800方耙吸挖泥船的建成將提高我國疏浚業的競爭力,為國家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