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舊小區改造提升,事關城市文明形象和群眾生活品質。今年以來,我市因地制宜拿出改造方案,更加注重普通居民實際需求,下大力氣解決物業進駐等難題,補齊服務短板,營造更好的生活環境,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根據今年出臺的《洛陽市城市區老舊小區環境專項整治提升實施方案》,我市計劃以329個無主管老舊小區為重點,著力開展背街小巷提升、公共設施完善等,同時兼顧物業管理企業進駐,推動老舊小區環境提升。按照計劃,今年我市將推動198個無主管小區實現專業化物業進駐。截至目前,已有149個無主管小區實現專業化物業進駐。
改造: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近日,記者在西工區石油路198號院小區看到,停車位整齊劃一,路燈、暖氣管道等設施齊全,這個老舊小區通過改造提升重新煥發活力。
“改造后,通了暖、裝了路燈,不光出行方便,住著也很溫馨。”該小區居民閆克勇笑著說。他1987年就搬進該小區,是這里的老住戶,見證了小區的變化。
該小區建于20世紀80年代,由于缺乏管理,道路破損、黃土裸露、車輛亂停亂放,影響居民生活。此外,該小區老年人居多,夜晚出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隨著老舊小區改造的深入開展,這里規劃了停車位,并進行亮化,提升了小區功能。今年年初,物業管理企業已順利進駐該小區。
西工區邙嶺路街道石油路社區黨總支書記郭莉介紹,下一步,該小區將成立紅色業主委員會,配合物業管理企業做好各項服務。
按照部署,我市去年共推進76個片區610個小區組團連片改造。今年,我市將按照“位置相鄰、鄰里相望、文化相連、生活相關”的原則,對96個片區966個小區實施組團連片改造。
服務:推動改造成果長效化
記者在洛龍區洛鋼3號院小區看到,車輛規范停放,路上人來人往,一些單元樓還有新加裝的電梯。再往里走,游園、垃圾回收小屋、健身廣場映入眼簾,居民們下象棋、打籃球、打羽毛球、玩蹺蹺板……無論老少,都樂在其中。
“自從咱小區改造提升后,不光功能齊全,小區也變得更美了。”該小區居民李建修和鄰居閑聊時說道。
小區井然有序,離不開規范有效的物業管理。今年6月,該小區引進專業的物業公司,完善小區管理。該小區物業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他們不僅添置了清掃車和灑水車,還配備了巡邏隊,24小時不間斷巡邏。
此外,該小區內車輛無序停放狀況得到有效緩解,環境也更加整潔。“現在不光小區變美了,物業公司還成了‘居民之家’,大家有啥疑難問題都可以找物業公司求助。”李建修笑著說道。
“只有做好維護,才能持續改善小區環境。”市住房保障和房產服務中心物業管理科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市啟動了“治臟亂”“促維護”“建機制”三大專項行動,鞏固小區改造成效,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
未來:實現小區管理精細化
走進老城區道北路街道竹林新村小區,記者看到小區內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有序停放,整個小區井然有序,保潔員劉玉蘭正在打掃衛生。
劉玉蘭家住該小區,是一名退休職工,后來負責小區保潔工作。“有了這份工作,我不僅能增加收入,還方便照顧家里。”劉玉蘭說。
道北路街道下屬事業單位成立了專業的物業公司,聘請退休老干部、有工作經驗的退休職工及社區居民參與物業管理,搭建物業公司與群眾間的橋梁。
“為更好地服務小區居民,我們還成立了小區黨支部,通過入戶走訪的形式,了解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協助物業公司做好服務。”道北路街道有關負責人說。
老城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該區充分征求業主及物業管理企業的意向,將后期管理問題前置化,為物業管理企業進駐創造條件,確保改造一個小區進駐一家物業管理企業,實現“改”“進”結合。
記者從市住房保障和房產服務中心了解到,下一步,我市將從新建商品房小區和老舊小區中選擇試點,探索對業主、住戶的可回收垃圾采取物業管理企業定點定時統一收儲,作價積分抵物業費的模式,降低成本,推動老舊小區改造與物業管理全覆蓋深度融合、無縫銜接,并積極開展基層“五星”“四星”黨支部創建,加強小區業主自治組織建設。(洛報融媒·洛陽網記者 呂百營 通訊員 姚獻武 文/圖)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