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普洱:農村煥發活力 農民生活幸福

時間:2022-11-08 15:34:39 來源:中國網

(江城縣曲水鎮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組新貌。刀元國攝)

近日,走進西盟佤族自治縣勐卡鎮莫美村一組的高標準農田示范基地,一塊塊平整的農田整齊排列;而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龍壩鎮竜巴村,村民們正忙著晾曬玉米……這一幕幕場景,只是云南普洱市鄉村產業興旺的一個縮影。黨的十八大以來,普洱市農業農村發展取得重大進展,糧食連年豐收,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業農村面貌煥然一新。

糧食產量“十八連增”?重要農產品供給保障增強


(資料圖片)

西盟縣新廠鎮代格拉村五組村民巖布里三在科技人員的指導下,種植了新品種的雜交稻,畝產從180公斤提升至300公斤左右。

為確保糧食增產增收,普洱市實行嚴格的耕地保護措施,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耕地保護共同責任機制,2021年,全市完成糧食播種面積514.02萬畝,總產量達到120.49萬噸,實現糧食產量“十八連增”,并累計建成高產穩產、旱澇保收的高標準農田202萬畝,占全市耕地面積的32.9%,每畝產能提高10%—20%。

到2021年末,全市蔬菜播種面積由2012年的41.24萬畝增加到77萬畝,產量由37.21萬噸增加到99.3萬噸;肉牛存欄由2012年的75.48萬頭增加到現在的83.67萬頭,出欄由15.76萬頭增加到現在的29.43萬頭;生豬存欄246.55萬頭、出欄372.32萬頭。農產品品質持續優化升級,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越來越多綠色優質農產品擺上了百姓餐桌。

高原特色農業邁上新臺階?產業競爭力持續提升

普洱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生態環境,優質的水源、光照、空氣和土壤為發展高原特色農業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全市有現代茶園175萬畝,居云南省第一位,今年上半年實現茶產業產值38.5億元,同比增長15%;全市咖啡種植面積66.8萬畝,居云南省第一位、占云南省總面積的47.96%,成為中國咖啡種植面積最大、產量最高、品質最好的產區;建成全國最大牛油果種植基地、全國最大云茯苓和白及主產區。與此同時,普洱市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整體素質全面提升,綠色食品牌競爭力大幅提高,24個品牌入選2021年云南省“綠色食品牌”品牌目錄。瀾滄古茶、普洱祖祥、康恩貝鐵皮石斛獲2021年云南省“10大名品”稱號。目前,全市共有233家主體525個產品獲得中國有機產品認證,獲證企業數在全國地級市中排名第5,在云南省16個州(市)中排名第1。鎮沅瓢雞”“普洱咖啡”“景谷大白茶”獲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全市有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園1個,有涉農龍頭企業322戶,億元以上龍頭企業20家,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5704個、家庭農場2370個,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682元,群眾獲得感更加充實。

農村建設日新月異?鄉村治理更加有效

2020年初,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曲水鎮高山村土卡河村民小組實施了美麗鄉村項目建設,村民住上了外觀統一的新房子;串戶路干凈整潔,各種管線都往地下走;進村公路全部硬化,主干道和公共場所安裝太陽能路燈;公廁、排水溝、化糞池等一應俱全,村容村貌大大提升。2021年9月,寧(洱)江(城)公路至龍富公路建成通車,交通瓶頸破解,曲水鎮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旅游項目的規劃得以逐步實現,土卡河、十層大山、龍富口岸等串點形成旅游環線,極大方便了自駕游客,城鄉互動游日趨火爆。山美水美人更美,獲得感幸福感自豪感提升的小漁村村民也越來越自信。

黨的十八大以來,普洱市累計創建省市縣級“美麗村莊”198個,創建省級衛生鄉(鎮)66個、省級衛生村681個,全市行政村村委會所在地都有1座以上衛生公廁,全市所有自然村實現了人畜分離、畜禽糞污入坑。目前,全市共創建全國文明村鎮13個、省級文明村鎮71個、市級文明村鎮154個、縣級文明村鎮623個,鄉村更加宜居宜業。(徐一丹 普洱日報供稿)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