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世界新視野】云南啟動“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申遺成功系列宣傳活動

時間:2022-12-02 16:50:09 來源: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云南是世界公認的茶樹起源地,此次申遺云南參與項目眾多,內涵豐富,充分體現了云南眾多優秀民族文化對人類文化多樣性的重要貢獻。”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黨組書記、廳長趙國良在12月2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召開的“茶香云南 共享非遺”—“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申遺成功系列宣傳活動新聞通氣會上表示。

會上,趙國良現場推介了紅茶制作技藝(滇紅茶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貢茶制作技藝)、普洱茶制作技藝(大益茶制作技藝)、黑茶制作技藝(下關沱茶制作技藝)、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藝、茶俗(白族三道茶)6項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

據了解,11月29日晚,中國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在摩洛哥拉巴特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7屆常會上通過評審,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其中,來自云南6項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并入“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至此,云南共有中國剪紙(傣族剪紙)、格薩(斯)爾、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3個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是有關茶園管理、茶葉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飲用和分享的知識、技藝和實踐。趙國良表示,這些遺產項目世代傳承,形成了具有地域性、群體性和民族性特征的多樣性實踐,有助于拓展不同制茶技藝、飲茶傳統間的對話渠道,促進茶器、茶歌、茶戲等文化表現形式及文化空間的發展。對于推動云南與各級茶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茶葉協會、研究機構間聯合保護,拓展云南文化多樣性具有實踐意義。更有利于云南古茶樹保護和茶種質資源庫保護,促進云南在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發揮重要作用。遺產項目涉及面廣,參與度高,通過對各地區、茶企業開展生產性保護實踐,可以為廣大傳承人、實踐者、參與者提供可持續生計,助力廣大人民群眾增收減貧,促進經濟發展。

(普洱茶·貢茶炒制 寧洱縣文旅局供圖)

下一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將進一步加大傳承保護力度,宣傳好、展示好云南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講好云南故事,形成廣泛的宣傳效應。積極推動聯合保護行動,加強與44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中國茶葉博物館、中國茶葉學會、浙江大學茶葉研究所等參與申報項目、部門間聯合,采取共同保護行動。支持生產性保護,助力增收減貧,充分認識并尊重非物質文化遺產所體現的人類與環境互動的智慧和創造力,支持開展與茶文化、茶產業相關聯項目的生產性保護,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采茶 思茅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此外,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啟動系列宣傳活動,分別組織臨滄市、普洱市、西雙版納州、大理州、德宏州5個州市6個項目參加文化和旅游部在杭州舉辦的“茶和天下共享非遺”主會場慶祝活動,臨滄市將作為慶祝活動云南分會場,于12月11日開展相應宣傳活動,各地也將按照各自方案開展宣傳;組織云南與茶主題關聯的非遺代表性項目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大廳“非遺故事”展區開展茶專題非遺展;采取專家授課、現場直播等方式,制作7期以茶文化為主題的非遺公開課在相關媒體播出;在云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網制作茶專題網頁,通過圖文、視頻等方式,集中展示近年來茶文化保護實踐成果;在全省范圍內征集與茶文化相關攝影作品,舉辦茶專題非遺攝影展。(周佳藝 文/圖)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