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中老鐵路上的“5G速度”

時間:2022-12-05 09:39:06 來源:中國網

“梅西主罰點球輕松命中”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西亞綠鷹強硬扳平比分!”

“薩利姆精彩兜射遠角破門反超比分!”

2022年11月22日傍晚,在昆明開往西雙版納的動車上,資深球迷李韜正全神貫注地看著手機,窗外閃過一座座隧道,黑暗和光明不斷交替,車窗玻璃上倒映出手機上世界杯阿根廷對陣沙特的現場直播畫面。

在鐵路上看直播不掉線很難,中老鐵路更是如此。中老鐵路玉磨段全程500多公里,共有隧道93座,橋梁136座,橋隧比高達87.3%,被稱為一條“不是穿行在洞中,就是穿行在空中”的鐵路,實現手機通信網絡覆蓋難度較大。

對此,中老鐵路隧道采用場坪天線加雙漏纜的覆蓋方式。隧道外,每500米建設一座通信基站,有效保障了5G網絡連續覆蓋,在高速運行的動車上,下載速率高達860Mbps,讓旅客可以一路“暢刷”不停。

高標定位 將問題消滅在開通前

說起中老鐵路最長隧道——安定隧道5G通信網絡順利建成開通的那個夜晚,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公司昆明通信段普洱通信車間主任顧兆祥至今都難以平復激動的心情。他總要重復一句話:“那可是在17.5公里長的隧道里啊!”

2020年7月,為保障中老鐵路通信網絡建設質量和進度,昆明通信段抽調了32名技術骨干全程配合施工,顧兆祥就是其中一位,從公網建設初期就參與進來。

這天上午,他們要對區間光纜特性進行測試、檢查軌旁設備安全,臨近中午時分,火辣的太陽炙烤著大地,地表溫度近40度,頂著烈日,他們堅持完成了12公里的檢查、測試。

吃完午飯,顧兆祥又來到普洱站通信機房,“光纖盒內預留光纖彎曲半徑太小、會影響信號傳輸質量,再調整大一點……漏纜跳線連接處防水密封處有縫隙……”他指著機房施工現場的問題隱患,“毫不留情”地對施工單位人員說道。

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們的足跡踏遍了每一個機房、每一條隧道、每一米線路,高標準完成了中老鐵路玉磨段508公里通信線路、322處通信機房、103座通信鐵塔的施工建設配合工作。

2021年12月3日,這群年輕人迎來了中老鐵路全線通車運營。

直面考驗?讓隧道里的網絡“無死角”

“大家注意觀察,隧道壁漏纜卡具松脫可不好發現,一定要擦亮眼睛……”2022年2月15日,正值元宵節,中老鐵路安定隧道內熱氣騰騰,顧兆祥扯著嗓子,高聲提醒工友們作業注意事項。

長大隧道全靠掛在隧道壁上的“漏纜”來發射和接收信號,列車經過隧道時會形成強大氣流,有可能導致漏纜松動脫落,影響隧道內正常通信,甚至會吹上道危及列車運行安全,為此,春運期間車間加大了設備巡視力度,確保及時發現并消除一切安全隱患。

普洱通信車間負責中老鐵路玉磨段294公里線路的通信專網、公網設備維護管理,36歲的顧兆祥因技術業務過硬、管理能力出眾成為車間首任主任,但他每天仍穿著作業服,帶領職工們外出巡檢設備、處理設備故障。

中老鐵路首個春運前夕,網管監測發現K268至K289區間兩條長途光纜有集中的大衰耗點,經驗豐富的顧兆祥判斷該處衰耗可能是水害造成地質下沉引發的光纜損傷,他帶領大家反復比對、測試,終于查明衰耗點所在位置并立即處理,消除了這個安全隱患。

“車間職工大部分都比較年輕,現場維護經驗還不足,但是中老鐵路的首個春運不能有一點閃失。”顧兆祥一邊觀察著漏纜一邊說道。

“停下!”忽然顧兆祥朝大家呼喊,借著頭燈的光亮,大家看清了有一處漏纜接頭松動下垂。“我和劉東濤留在這里更換漏纜卡具,其余人到直放站檢測漏纜數據,看看是否已經造成影響。”

說罷,劉東濤麻利地將漏纜扶正,緊固接頭后,打孔、拆除舊卡具、換上新卡具,動作嫻熟一氣呵成,再使用對講機聯絡前方直放站人員確認漏纜測試數據……

列車通過安定隧道僅需6分鐘,但他們每次要在隧道內連續作業6小時。

風雨無阻?時刻保持5G信號“飛起來”

“峨山至化念區間K124 080出現移動5G小區干擾故障,請盡快前往處理。”2022年11月16日14時55分,普洱集中修工區值班人員梁福君接到通知。

“列車行駛途中旅客手機接收不到信號,會給旅客出行造成很大的不便,我們必須結合今晚的天窗計劃,把這個故障處理好。”工長劉東濤說道。

中老鐵路通信網絡秉承了“能共享不新建”的原則,全線180多座鐵塔中有20座共享了鐵路沿線專網通信塔,公網光纜、漏纜和直放站都在鐵路護欄內,日常的故障處理和設備巡檢都是集中修工區負責,而高鐵線路的作業和維護只能在0時到5時列車停運的“天窗期”進行。

“今晚的天窗作業分成3個小組,第一組負責公網5G小區干擾故障處理,另外兩組負責區間線路巡檢作業,今晚有雨,大家注意腳下安全。”劉東濤對作業內容進行分工后,大家開始有序地忙碌起來。

0時30分,3個作業小組按照分工,準時到達作業門,“天窗時間從0時30分至3時30分,可以開始作業。”手持終端里傳來駐站聯絡員張明燦的聲音。

此時,大雨“嘩嘩”下個不停。到達作業地點,他們不顧身上的雨水,抓緊時間查找場坪上的公網5G設備問題。

凌晨3時30分,雨勢減弱,通信線路巡檢和公網告警故障處理結束,他們順利完成了今晚的天窗作業內容,大伙的衣服也已濕透。

“在列車上看到旅客們開心地看直播刷視頻的場面,我心中的使命感愈發強烈。”中老鐵路開通一年來,旅客對全程實現追劇、刷抖音無卡頓的“5G速度”給予了充分好評,劉東濤每次開展網絡優化時,心里滿是自豪感。(孫江葒 向攀 春城晚報供稿 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供圖)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