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云南普洱新增1個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環球新要聞

時間:2023-02-03 16:44:47 來源:中國網


【資料圖】

近日,云南省林業和草原局、云南省教育廳、共青團云南省委員會聯合印發通知,5家單位被命名為2022年“全省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其中,普洱市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憑借獨特的生態地理環境以及豐富的生物資源入選該名單,成為普洱市第2家被命名為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的單位。

(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

據了解,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讓群眾感受生態環境改善,提高全社會生態意識的宣傳平臺。普洱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于1996年建立,保護區面積為18997公頃,地跨思茅、瀾滄兩個縣(區),地處瀾滄江下段,因瀾滄江從保護區中部穿過,形成以峽谷為中軸,東、西各有一片山地的地貌格局。

一直以來,糯扎渡自然保護區以獨特的地理區位和豐富的生物資源為依托,以資源保護為核心,不斷強化基礎建設,拓展自然教育,建立省級野外科學觀測研究站,圍繞印度野牛、北豚尾猴、冠斑犀鳥等國家保護動物開展監測研究;建立集“監測—展示—互動”于一體的生物多樣性展示平臺,通過VR互動設備,讓人身臨其境體驗森林秘境,讓生態保護科普教育深入人心;建成那瀾管護站,芒壩和小田管護點,建成12套監控設備,完成4塊科研監測樣地設置,啟動了一批珍稀瀕危動植物的監測繁育工作;200多只鸚鵡生活的芒壩鸚鵡村是生態文明的生動體現,人人爭當護鳥人,吸引了廣大愛鳥人士到這里賞鳥觀鳥,著力打造的“觀鳥經濟”書寫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2022年以來,生態文明教育受眾已達2000余人次。

(觀鳥攝影愛好者)

近年來,普洱市把生態文明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多措并舉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繪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畫卷。同時,以生態文明建設為基礎,陸續發布了“跟著大象游云南”“瀾滄鄉愁·民謠·冬日古茶之旅”等集生態研學為一體的高品質系列旅游線路產品。現如今,依托普洱糯扎渡省級自然保護區帶來的經濟生態紅利,越來越多的老百姓真正認識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戴錚 普洱市林草局供圖)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