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當前看點!2022年紅河州牢牢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

時間:2023-02-09 15:44:33 來源: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2月7日召開的云南省紅河州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消息,2022年,紅河州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工作主基調,實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項目1969個,9.08萬脫貧人口納入農村低保和特困救助,62%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全州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45萬元,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

據了解,紅河州始終把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擺在重要位置,2022年,先后召開全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推進會、現場推進會、工作調度會、領導小組會等,及時部署、調度和推進各項工作。健全完善州內南北對口幫扶機制,明確從項目互幫、產業共建、勞務協作等6個方面,強化北部縣市對南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傾斜支持力度,助推南北聯動發展。深化拓展東西部協作,通過共建產業園區等推動滬滇協作由幫扶向“幫扶+協作”拓展,全年投入滬滇幫扶資金3.58億元,實施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勞務協作等167個項目。扎實做好定點幫扶工作,中央和省級定點幫扶單位投入2.1億余元,實施248個幫扶項目。

紅河州不斷健全和落實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幫扶機制,堅持線上網絡化線下網格化同步監測,每月開展動態監測,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早幫扶。實行疫情對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影響情況一月一報制度,及時推動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問題。開展集中大排查,制定一戶一策三年增收幫扶計劃,進行精準幫扶。全州共制定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措施計劃219.87萬個,戶均10.1個。全州有監測對象20091戶77601人,其中62%的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新識別監測對象戶均享受2.7項幫扶措施。

紅河州通過產業提質增效、提升轉移就業水平、農文旅融合發展、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深化消費幫扶、用好財政金融政策支持、落實社會保障政策、開展移風易俗提升等“七增收一提升”增收措施,推動脫貧人口持續穩定增收。全州累計投放脫貧人口小額信貸56.46億元(居全省第三位),帶動8.29萬戶脫貧戶(含監測對象)發展增收產業。全州1721個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產業幫扶,面向脫貧戶的“雙綁”企業384個、合作社929個,帶動脫貧人口穩定增收。2022年,全州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4529.63元,增長16.89%,超過全省人均水平和增幅。

在鞏固脫貧成果的基礎上,紅河州穩步推進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著力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認定縣級以上“綠色食品牌”產業基地195個,2022年綠春縣進入全省10個重點幫扶縣“一縣一業”示范創建縣名單,建水、石屏、瀘西3個縣進入全省30個“一縣一業”特色縣名單,蒙自市西北勒鄉、石屏縣龍朋鎮入選全國產業強鎮。加快推進鄉村建設,扎實開展鄉村建設行動,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示范工程,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水縣入選2022年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創建名單,全州累計創建美麗村莊1135個。

此外,紅河州注重推廣基層一線鞏固脫貧成果典型經驗和創新做法。建水縣南莊鎮“服務型”利益聯結模式入選省委辦公廳印發的10種利益聯結助農增收模式,元陽縣阿者科村內源式發展鄉村旅游實踐模式入選全省發展鄉村旅游助農增收10個實踐模式,并進行推廣。《“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云南省元陽縣踐行“兩山”理論》入選國家鄉村振興局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優秀案例。2022年9月,紅河州鄉村振興局先后榮獲“云南省模范機關創建示范單位”和云南省第七屆“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稱號。(杜浩楠/文 紅河州委宣傳部/圖)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