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4月11日,云南省春季農業生產現場會暨一季度“三農”工作調度會在保山市召開,楚雄州作為全省兩個先進典型之一在會上作交流發言。
楚雄州委、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層層壓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政治責任,州委農辦、州農業農村局認真按照州委州政府的決策部署,牽頭統籌推進“五個振興”,全力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鄉村振興實績考評連續兩年位居全省第一,并作為全省唯一州市入選2023年全國20個鄉村振興重點工作擬督查激勵市名單。
堅持責任為先,守牢“三條底線”。把鄉村振興納入全州干在實處、走在前列大比拼,成立11個涉農重點工作專班,全力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守牢耕地保護紅線,實施耕地用途管制、田長制、補充耕地三年攻堅行動,實行目標責任管理,守住了492.33萬畝耕地和366.05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紅線;守牢糧食安全底線,創新實施“一張圖管地、一張表種糧”機制,推廣17萬畝“一年三熟”糧經作物協同示范,糧食生產、儲備均超額完成任務;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抓實農民增收“四輪驅動”,抓細監測對象“四加一減”5條增收路徑和16條增收措施,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居全省第3位,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實現穩步增長。
堅持產業為要,做強現代農業。以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做好“土特產”文章,成功申報農業農村“國字號”招牌11個、項目2個,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居全省第2位、第3位。推動產業提檔升級。堅持抓有機、創名牌、育龍頭,全面構建高端蔬菜、精品花卉、現代種業、畜牧業等“1+8+2”高原特色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大力發展經濟主體,省級龍頭企業數量居全省第2位。加強與全國農業企業發展聯盟和北大荒集團等對接,主動融入全國現代農業大基地、大企業、大產業和農業領域航母建設。推動完善農產品供應鏈,積極對接“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農產品主銷區。對標供深“圳品”認證體系,建立楚雄標準;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加快提升種養、加工設施化水平,發展鮮切花無土栽培5028畝,建成核桃初加工一體化生產線27條,兩年建設新能源烤房7447座,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設施達46萬立方米,水肥一體化達73萬畝;促進一二三產融合。新增農產品加工達規企業15戶、為歷年最多,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之比為2.1:1,鄉村旅游收入同比增長23.5%。
堅持宜居為重,建設和美鄉村。瞄準“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目標,全力推進和美鄉村建設。推進鄉村建設。制定了12個鄉村建設重點任務方案,實行年度項目庫清單管理,村莊規劃編制完成總任務的77.5%,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均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強化典型引領。統籌推進國家鄉村振興示范縣、省級“十百千”示范、綠美鄉村、鄉村建設示范村“四大創建”,形成五江七河、兩帶、三村、十區、多點的典型引領格局,州級拿出2100萬元資金進行獎勵;抓實鄉村治理。運用積分制等典型方式治理的行政村占比達99.6%,創建“民主法治示范村”26個,探索整合基層末端力量提升基層治理效能,“一村一警一助理”、“三定三色三包保”家庭鄰里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一批鄉村治理經驗做法在全國全省交流推廣。(李應春 趙文麗 馬銀彬)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