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橫斷山脈腹地、“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遺產腹地和滇川藏三省交界處,對岸是隱匿在群山中的“天堂”雨崩,這就是滇西藏族群眾聚居的“吉祥如意、和平安寧”德欽。
(德欽縣委宣傳部供圖)
(相關資料圖)
走進德欽,就走進了內心向往的熱土,能品味到“有一種叫云南的生活”,遇見不一樣的高原生活。正如德欽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張慶華推介的那樣,在德欽,可以觀賞當地民族風情的服裝時尚大秀,日照金山下虔誠地向梅里雪山祈福,閉眼傾聽弦子與世界合奏的聲音,伴著獨特的民族音樂載歌載舞,無盡的樂趣在德欽等待人們去發現。
在德欽,神奇瑰麗的白馬雪山、圣潔傳奇的飛來寺、神山之首卡瓦格博、宛如碧玉的金沙江第一灣、全國高原徒步勝地,旅游者可以享受最原始的自然景觀。
藏族、傈僳族、納西族等13個少數民族在這片土地上相生相融,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傳統與現代并存。獨具特色的服飾文化、飲食文化、建筑文化、民俗風情和文學藝術,讓德欽成為旅游愛好者心中向往的人間凈土。
(德欽縣委宣傳部供圖)
除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還有古渡口、教堂、古寺等建筑也在講述著德欽兼容并包的深厚底蘊。
德欽是云南通往西藏的北大門和滇藏茶馬古道的咽喉重鎮,而普渡橋作為茶馬古道從云南進入西藏的重要渡口,自古有“溜筒鎖鑰”之稱。1946年,麗江納西族商人賴耀彩發起修建溜筒江鐵索橋的倡議,經多方籌措,1948年初春,72歲高齡的賴耀彩親率工匠10余人,并運來用于橋身和扶手的鐵鏈14根(直徑約一寸),在渡口安營扎寨建造鐵橋。10月,鐵橋建成,納西族文人和庚吉為賴耀彩這一義舉撰文樹碑以志。
茨中教堂建筑群坐落在樹木繁茂的半山腰處,背系青山,前有座座農舍點綴,建筑群體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別具特色。整個建筑以教堂為中心配套組合,中西合璧,主次得體,包括大門、前院、教堂、后院以及地窯、花園、菜園和葡萄園等,結構緊湊,規模壯觀。
而位于德欽縣佛山鄉說達村的說達古木林寺則是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寺內保留有部分清代繪制的壁畫。
(迪慶州文化和旅游局供圖)
近年來,德欽縣整合文旅、教體、各鄉鎮資源,策劃了一批固定時間的文體賽事活動。先后策劃推出梅里雪山弦子節、太子杯籃球邀請賽、格薩爾射箭節、神山祭祀、梅里100、卡瓦格博民族時裝秀等,并把這些活動做成能夠引流、成為德欽品牌IP的精品活動。2022年,全縣累計接待游客230.3萬人次,旅游業總收入22.23億元。以德欽縣燕門鄉茨中村為例,茨中村依托自身得天獨厚的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在村里建起了酒店客棧25家,日接待能力達300人次。依靠發展鄉村旅游,茨中村不僅美了村莊,也讓全村享受到了旅游產業帶來的紅利。
下一步,德欽還將充分融入大滇西旅游環線,集合與挖掘優勢資源,發展徒步自駕、文化體驗、無痕旅游、冰雪運動等生態環保新型旅游模式,加強文旅產業軟實力的建設。將德欽打造成為世界級旅行目的地,規劃目標:川、滇、藏自由旅行集散地,世界新型營地旅游標桿示范區,國際山地旅行最美環線,全國高原徒步中心。(包雨珊 琪仁康主)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