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行情 > > 內容頁

7月以來南昌市平均降水量80.9毫米 較歷史同期偏少7.6成 列歷史同期第一低位

時間:2022-09-14 14:14:56 來源:南昌晚報

9月13日,記者從南昌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獲悉,7月以來(7月1日至9月8日),我市均降水量80.9毫米,較歷史同期偏少7.6成,列歷史同期第一低位。35℃以上高溫日數52天,列歷史同期第一多。市應急局、市水利局督促指導洪城水業集團切實做好城區供水生產應急保障預案,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全市受災人口21.69萬人

直接經濟損失2.34億元

持續高溫少雨天氣,造成我市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經開區、青山湖區、紅谷灘區和灣里管理局的干旱災情。根據自然災害災情管理系統中各縣(區、開發區、管理局)數據,截至9月9日,全市受災人口21.69萬人,其中因旱需救助人口199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45.01千公頃,絕收2118.89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34億元。

面對持續的旱情,市應急管理局和氣象局、水利局等有關部門7月中旬以來共發布預警信息40余條,并于7月22日15時啟動高溫天氣市級救災預警響應,8月22日21時啟動抗旱IV級應急響應,要求各地、各有關部門密切關注天氣形式變化,積極防范應對高溫天氣,并多次召開會商會,加強與氣象、水利、農業等部門溝通,及時分析天氣情況,會商干旱災害災情,研判救災形勢及對策。南昌市及市應急局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農村農戶、江河水庫山塘田間,查看調研旱情災情,指導抗旱救災工作。各地全面檢修抗旱灌溉設施,添置抗旱設備,搶修水毀灌溉工程;采取天上要水(人工增雨)、地下取水(打抗旱機井)、堤外抽水(架設水泵)等方式,多渠道開辟抗旱水源。

編制極枯水位應急方案

保證群眾基本生活用水

據市防辦相關負責人介紹,受持續晴熱高溫天氣和上游來水減少等影響,我市江河湖庫水位快速下降,部分河流出現斷流,旱情發展迅速,城鄉居民生活用水受到威脅。為保障南昌市民用水安全,把贛江南昌站最低水位穩定在吳淞高程11.2米左右,作為當前防汛部門科學調度的重要工作目標。市應急局、市水利局督促指導洪城水業集團切實做好城區供水生產應急保障預案,制定有效應對南昌站低于10.8米極枯水位時的應急方案,以及極端條件下暫時關停生產用水企業大戶的應急安排等。

目前,南昌市城區現有自來水廠7座,其中昌南片區3座,昌北片區4座,在贛江沿線共有6個取水口,設計供水規模共180萬噸/天(昌南110萬噸/天,昌北70萬噸/天),對象人口約355萬人。當贛江水位不低于10.8米時,可確保安全取水。當水位跌至10.8米以下時,通過下挖取水口處河床、延伸管道、改造取水頭部等措施,保障水位降至10.5米時提供138萬噸/天左右用水量。

非洪城水業供水的縣區有南昌縣、進賢縣、安義縣、新建區(局部)、紅谷灘區(局部)、高新區(局部)、經開區、灣里管理局(局部)等8個地區,共有36處集中供水工程,受益人口201.57萬人。目前,各水廠均可24小時正常供水。

市防辦將持續加大節水宣傳,采取限時限供、錯峰供水等方式,優先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南昌晚報 鄒鵬飛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