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4月10日,記者從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2023年,青海將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落實項目投資50億元,力爭完成國土綠化26.67萬公頃,防沙治沙8萬公頃,完成義務植樹1500萬株以上。
青海省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實施科學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三年行動、黑土灘退化草原治理五年行動。全力推進阿尼瑪卿山脈水源涵養與草原生態保護修復、河湟地區生態保護修復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修復治理等重大生態工程。
近年來,青海省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省林草系統實施兩個大規模國土綠化三年行動,累計完成營造林140.1萬公頃、治理修復草原58.06萬公頃,完成木里礦區種草復綠0.23萬公頃,優化整合自然保護地,實現了森林覆蓋率、草原植被蓋度、濕地面積、自然保護地面積、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富民增收“六連增”和沙化、荒漠化土地面積“雙縮減”目標。
堅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喬灌草結合,加大城市城鎮綠化力度,充分利用城市周邊閑置土地、荒山荒坡建設城市森林和永久性公共綠地、提高建成區綠化覆蓋率,打造城市森林生態系統,今年新創建10個省級森林城鎮、森林鄉村。
充分發揮林(草)長制引領作用和生態管護員基礎支撐作用,持續加強木里礦區種草復綠區管護保育,提高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嚴格實行林地、草地、濕地征占用限額管理,嚴格落實森林草原防滅火、林草有害生物防控責任和措施,維護林草資源安全。
今年將依托2處國家級、27處省級“互聯網+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和各級“全民義務植樹網”,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認建認養、捐資捐物、志愿服務等一體推進的多渠道義務植樹盡責機制。
深入開展鄉土樹種草種和良種保護繁育、黑土灘及沙化草地治理等關鍵技術研發,不斷提升國土綠化科技含量,提高植綠擴綠護綠成效。發掘林草資源的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價值,提升林草特色產業質量,打造全國最大的有機枸杞、冬蟲夏草生產基地,率先建立西部地區林草濕碳匯體系,強化14.51萬生態管護員隊伍建設,落實森林、草原、濕地生態補償政策,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努力實現生態富民目標。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