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2年內蒙古自治區草品種審定結果公布。由蒙草聯合呼倫貝爾市林業和草原科學研究所選育的巴爾虎羊草、呼倫湖斜莖黃芪、伊和烏拉(艸/洽:qià)草、東山山野豌豆、興安嶺紅三葉5個野生栽培品種通過審定認定,豐富了可廣泛推廣應用的草地生態修復及人工草地建植的優良草品種。
(資料圖片)
劉英俊(左)進行品種選育與應用研究
多年來,耐寒植物研究院院長劉英俊帶領團隊扎根呼倫貝爾草原,采集、栽培、選育當地草原、森林、沙地的野生耐寒、抗旱鄉土植物,通過審定認定包括巴爾虎羊草在內的國家及自治區草品種8個,專注研發優良鄉土草種在退化、沙化草地恢復,礦山治理、飼草生產等領域中的應用。
呼倫貝爾地區種質資源研究
巴爾虎羊草:突破“提高羊草的有性繁殖能力”的技術難點
內蒙古自治區草品種審定專家進行田間鑒定
(1)源于本地區原有天然分布的草本植物種群,經過長期栽培、選育,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
育種田
(2)在人工草地建植中有較高的生產力,是目前退化草地生態修復中最有效的草種。
在呼倫湖沙地治理中,巴爾虎羊草頂沙出苗
(3)采用提高抽穗率、發芽率的辦法,解決“提高羊草的有性繁殖能力”的技術難點,平均種子畝產15-18kg、干草畝產300-350kg。作為優質牧草,在寒冷地區有著重要的經濟和飼用價值。
改良切根機,提高產量
(4)下一步將通過繁育種子、育苗、組培等進行量化生產,應用于退化草場改良,繼續完善育種關鍵技術。
在治沙試驗中,使用以該品種為主要草種的種子生態包效果良好
呼倫湖斜莖黃芪:生態修復效果好,是優良牧草、綠肥植物、種子生態包重要原料
育種田
(1)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在退化草地生態修復和治沙、治理礦山中效果很好。經區域試驗,可廣泛應用在東北、內蒙古東部干旱、半干旱草原區的生態修復。
在栗鈣土上,根深達約1.5米,很適應干草原的補播
(2)平均種子畝產15-20kg、干草畝產150-180kg,營養豐富、適口性好、產草量高、牲畜喜食,是優良牧草。
(3)具有根瘤菌,可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可為綠肥植物,是開發種子生態包的重要豆科牧草草種。
橫走根長約2.5米,對固沙十分有效
(4)在生態草地建設中與羊草混播,可維持草地生物多樣性,提高飼草品質,平衡利用土壤養分。
伊和烏拉(艸/洽)草:產種量、產草量高,優良栽培品種
產種量提高,產量穩定
(1)源于本地區原有天然分布的草本植物種群,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是改良天然草場的優良草種。
(2)通過對野生洽草的混合選擇,克服草產量不穩定、整齊度差等野生性狀,產種量、產草量提高,成為優良栽培品種,平均種子畝產15-18kg,干草畝產100-120kg。
綠期長、密叢生、分蘗能力強
(3)應用于退化草場改良,可顯著提高草原植被的蓋度,減少土壤的水分蒸發,是羊草等用于天然草原改良的重要補充草種。
東山山野豌豆:可在寒冷干旱區旱作的優良牧草,禾,豆補播最重要的種子生態包材料
育種田
(1)科研團隊從呼倫貝爾草原林緣區域,特別是在典型草原中的隱域性植被沙化區采集、馴化、培育的新品種。
(2)種子畝產35-45kg,干草畝產140-160kg,產量穩定的同時,保持其耐寒、抗病蟲害特性,在抗旱方面亦有突破。
(3)可單獨播種建立人工草地,亦可補播改良退化草地,與羊草混播成為種子生態包重要原料。彌補了草原補播長期缺乏豆科適用品種的短板,對北方寒冷地區人工草地建設和天然草地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興安嶺紅三葉:高寒地區建立人工放牧場和割草地的重要草種,填補我國冷極地區無三葉草栽培品種的空白
內蒙古自治區草品種審定專家進行田間鑒定
(1)適應性和抗病蟲害能力強,是高寒地區人工草地建植和天然草場補播中珍貴的種質資源。
(2)種子畝產30-40kg,鮮草畝產600-700kg,提高產量的同時保持耐寒性和抗病蟲性,可應用于生產;形成“呼倫貝爾紅三葉栽培技術規程”地方標準。
育種田
(3)填補我國冷極地區無三葉草栽培品種的空白,可作為高寒地區建立人工放牧場和割草地的重要草種。
截至目前,蒙草審定認定國家及自治區草品種32個。科研團隊以應用為導向開展品種創新與推廣,通過品種培優、良種應用、產品研發、設備創新,讓生態修復、草畜產業有種可用、有種適用,讓“中國草”用上“中國種”。
選育新品種,開發種子生態包系列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