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行情 > > 內容頁

果洛達日:1457名牧長攜手守護達日草原

時間:2023-08-30 17:14:19 來源:新華網

8月中旬,達日草原已變成了深綠色,再過一陣子,草原上就會被金黃色覆蓋。

達日縣地處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巴顏喀拉山脈從西北向東南橫貫全境,全縣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沒有明顯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別。


(相關資料圖)

達日縣是一個純牧業縣,1.4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居住著4萬余人,全縣基礎設施薄弱、社會管理服務半徑大。基于縣情實際,達日縣委政法委自2018年開始以牧區社會治理工作為基礎,創新社會治理新模式,全面推行牧長制。

起初,全縣有701名牧長,他們肩負著5項工作職責,分別是愛護家園、確保綠水青山全覆蓋;專注民生、確保群眾服務零距離;政策宣傳、確保黨政身影在一線;黨建引領、確保黨員先鋒帶頭行;化解糾紛、確保牧長堡壘顯作用。

2021年,達日縣牧長制提檔升級,牧長隊伍擴充到了1457名,全縣科學劃分了457個片區,將全縣村、學校、社區、政府駐地等全部納入片區管理,“縣—鄉—村—社—片區”五級牧長管理機制,把鄉鎮政法委員、村“兩委”班子成員、人民調解員、生態管護員等全部納入了牧長隊伍,縣委書記、縣長任總牧長,各鄉鎮副縣級以上聯點領導任一級牧長,各鄉鎮黨委書記和鄉、鎮長任二級牧長,對片區實行“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治理。

1457名牧長中,黨員占40%以上,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對牧長的考核機制也更加完善,達日牧長制工作制度、達日牧長制考核辦法、牧長制組織架構圖、規范事件采集辦理流程等制度一一出臺,嚴格執行一年一聘制,履職不到位的牧長根據程序解聘。

8月15日,記者在達日縣建設鄉見到了牧長巴地,他正準備和達日縣公安局建設派出所民警、其他牧長一起去巡河,同行的還有巴地的兒子格地加。巴地今年53歲,在群眾中威望較高,因而服務范圍也比較大,他負責的片區里有23戶人家。格地加向記者這樣介紹自己的父親:“他雖然不會說普通話,但他并不是文盲,他接受過系統教育,對黨的政策也很了解。”提起父親牧長的職責身份,格地加單純干凈的眼睛中透出自豪。

提檔升級后的牧長制,工作職責從5項提升到了10項,稱為“十大員”,分別包括生態環境保護員、政策法規“宣傳員”、社情民意“信息員”、牧區建設“監督員”等,工作職責更加細分,但擺到首位的始終是生態環境保護。

達日縣是三江源重要的生態功能區,建設鄉水域資源充裕,有黃河、達日河、哇吾河等河流,巡山巡河、撿拾垃圾、監督是否有人亂采亂挖都是巴地等牧長的日常工作。近期建設鄉內有施工隊在施工,巴地告訴記者,從施工隊進駐開始,附近的牧長們都瞪大了眼睛,嚴防施工作業中出現破壞生態環境的情況。

除此之外,牧長們還要定期入戶走訪、摸排矛盾糾紛,有一套受理、分流、指派、處置、調解后回訪于一體的規范化矛盾糾紛調解程序。通過牧長參與矛盾糾紛調解,達日縣全縣矛盾糾紛總量由2018年的245件下降至2020年的173件,調處成功率由94%上升至97%。

建設派出所所長達哇才讓和全鄉90名牧長都保持著緊密聯系。建設鄉的牧民四季輪牧,每戶年均搬遷5次、輪牧半徑約30公里,服務管理只能依靠人力跟蹤,而建設派出所只有7個人的警力,要想做到服務全覆蓋有很大困難,有了牧長協助“跑辦”后,矛盾糾紛得以及時解決,達哇才讓深有感觸地說:“民警們的工作壓力確實減輕了許多!”

巴地告訴記者,入戶走訪的時候,有時最多一天行程有50多公里,而根據達日縣委政法委數據統計,近兩年每名片區牧長行程超過2000余公里、入戶800余戶、走訪3000余人次,全縣牧長共采集各類信息300余萬條,“跑辦”各類難點事項1500余件,牧長的存在,讓“山大溝深”的地方有了“無障礙服務”。

(來源:達日縣委宣傳部,原標題:果洛達日:和1457名牧長攜手守護達日草原)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