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需求增加之際,化肥價格上漲正威脅亞洲部分地區的大米生產,這對全球糧食安全和遏制通貨膨脹的努力構成潛在風險。Kasikornbank Pcl的一個研究部門稱,由于作物養分價格上漲,全球第二大出口國泰國的作物產量可能會下降,而在第二大進口國菲律賓,收成下降可能會增加對海外采購的需求。而印度的產量取決于良好的季風。
世界上大部分的大米都在亞洲種植和食用,這對亞洲的政治和經濟穩定至關重要。與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小麥和玉米價格飆升形成對比的是,大米價格一直處于低迷狀態,但不能保證會持續低迷下去。2008年,由于對供應的恐慌,大米價格飆升至每噸1000美元以上,是現在的兩倍多。
盡管由于供應前景改善,小麥、玉米和食用油今年的大部分漲幅已被收回,但農業生產顯然最終取決于天氣,而由于氣候變化,天氣正變得越來越不穩定。如果小麥和玉米價格再次飆升,將不可避免地重新刺激用于食品和牲畜飼料的大米需求。
其次,大米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印度的水稻作物,全球40%的大米出口來自印度。The Rice Trader副總裁V. Subramanian稱:“全球供應面臨風險,但目前我們仍有大量印度供應,這在控制價格.”
印度已限制小麥出口,稱其糧食安全受到威脅。全球正指望印度出口的小麥緩解供應緊張。人們擔心水稻可能是下一個被列入禁止出口名單的作物,盡管其前景取決于本季的季風雨和收成。到目前為止,季風進展正常。
目前,印度的大米出口正在幫助緩解亞洲的供應緊張。泰國Kasikorn研究中心Kasikorn Research Center指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后化肥價格創下紀錄,這對泰國農民來說是一個轉折點,在海外需求上升之際,減少肥料的施用將導致產量下降。
菲律賓預計,由于化肥價格上漲,今年的水稻收成將有所下降。菲律賓政府還擔心不斷飆升的食品通脹,包括大米的價格,對造成家庭沖擊,尤其是低收入家庭,這些家庭在主食上的支出約占預算的16%。越南是最大的大米出口國之一,該國表示,盡管上半年出口有所增長,但貨運和生產成本高企仍是一大挑戰。
Subramanian稱:“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印度憑借其大量出口,正在扮演價格錨定者的角色。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