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消息,2022年年度預算第一次請款,財政部共預計撥付公司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年度預算399.37億元。這是國家電網第一次、國家財政第三次向可再生能源發放補貼。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稱,截至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是最便宜的發電形式。新能源補貼的持續發放將持續利好新能源運營商以及上游光伏風電等產業鏈。川財證券建議關注優質的新能源運營企業。
近日,國家電網消息,2022年年度預算第一次請款,財政部共預計撥付公司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年度預算399.37億元。相關資金將在財政部補助資金到賬后,通知項目業主單位開具發票,及時、足額轉付。
其中:風力發電105億元、太陽能發電 260億元、生物質能發電34億元。這是國家電網第一次、國家財政第三次向可再生能源發放補貼。今年年初,國家財政第一次向中央發電企業撥付可再生能源補貼500億元,然后5月11號國常會又再次提出撥付500億元補貼資金,這次是第三次,補貼大概400億,所以目前已經總計發放了大概1400億補貼。
根據年初的財政預算,我國今年大概要向可再生能源發放3600億的補貼,目前已經發放了大約40%,剩下的60%、大概2200億估計也會在年內全部發放。新能源補貼的持續發放將持續利好新能源運營商以及上游光伏風電等產業鏈。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21年,新投產的可再生能源發電設施產生的163吉瓦(GW)電能比G20國家燃煤產生的最便宜的電能還要便宜,而163吉瓦電能占據了去年新增可再生能源電力的三分之二。
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總干事Francesco La Camera稱,截至目前,可再生能源發電是最便宜的發電形式。尤其是在2022年,可再生能源發電使部分經濟體避免了化石燃料價格和供應的波動,有效降低了能源成本并增強了市場復原力。目前火力發電成本的提升是對人們的提醒,而使用可再生能源發電并節約能量將是未來趨勢。
川財證券指出,今年來,國家對新能源發電產業的發展大力支持,補貼的陸續發放有助于解決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資金缺口問題,預計補貼拖欠問題今有望得到解決。補貼問題的解決有助于改善新能源運營商現金流狀況,提高可再生能源發展的積極性,建議關注優質的新能源運營企業。
相關概念股:
新特能源(01799):2021年公司實現發電收入的風能、光伏運營電站裝機規模達到2.2GW,較上年末的0.83GW實現大幅提升。該業務板塊2021年實現收入、毛利、凈利潤分別為18.7億、12.9億、8.0億元,較上年同期分別增長111.3%、137.3%、349.7%。
龍源電力(00916):公告顯示,2022年6月該集團按合并報表口徑完成發電量548.36萬兆瓦時,較2021年同期同比增長22.09%。其中,風電增長25.28%,火電增長1.42%,其他可再生能源增長107.79%。
金風科技(02208):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國內外自營風電場權益裝機容量合計5,888MW,權益在建容量2,552MW。2022年一季度,公司新增國內外風電項目權益并網裝機容量51.3MW,同時公司一季度銷售風電場規模232MW,給公司帶來了13.42億元的投資收益。
大唐新能源(01798):公司是一家主營風力及其他新能源的發電及售電業務的企業。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