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供需關系
黃金作為一種商品,具有商品屬性。任何商品的價格都會受到供需關系的 影響,所以黃金的供需關系是影響黃金價格最基本的因素。當黃金市場供大于求 時,黃金的價格就會有所下降;當黃金市場供小于求時,黃金的價格就會上升。 此外,黃金新礦的發現、新型采金技術的應用同樣可以影響黃金的供需情況,從 而影響黃金的價格。特別是近年來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黃金投資需求的 快速增長對金價影響較大。黃金復雜的屬性和市場特點,決定了供求分析要與其 他因素分析有機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地判斷金價趨勢。
國際地緣政治
黃金作為一種避險資產,對地緣政治的發展情況較為敏感,在國際地緣政治 發生變動時,黃金價格也會產生巨大波動,尤其是涉及到大型經濟體和重要地區 時表現更為明顯。特別是發生在中東或美國直接參與的地緣政治危機,對金價走 勢影響巨大。因為中東發生的地緣危機往往提升石油價格和全球通脹預期,而美 國參與的戰爭則意味著美元中長期貶值概率增大,這將會極大提升黃金的保值和 避險需求。如1965年越南戰爭、1973年第四次中東戰爭、1979年底“伊朗扣押美 國人質”事件、2001年美國“9.11”事件、2003年伊拉克戰爭等,都使金價出現 較大程度的攀升。2001年美國發生“9.11”恐怖襲擊后,先后發動了阿富汗和伊 拉克兩場戰爭,軍費開支的激增使得美國財政收支迅速惡化,美元指數在此期間 從122大幅走低至2004年底的81附近,NYMEX原油價格從每桶19美元大漲至54美 元,而倫敦金價則從每盎司280美元大漲至438美元。但戰爭對金價的影響需綜合 考慮,歷史上也有戰爭時期金價下跌的例子。比如在1989年至1992年間,世界上 出現了許多的政治動蕩和零星戰亂,但金價卻沒有因此而上升,原因就是當時人 人持有美元,舍棄黃金。故投資者不可機械的套用戰亂因素來預測金價,還要考 慮美元等其它因素。
總體來看,對于貨幣信用體系穩定性影響越大的地緣政治格局,或對資源供 給和資源價格影響越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其對于金價的影響越大;反之,則對金 價不構成明顯的影響。
就業數據
就業數據是各國經濟形勢的晴雨表,對于黃金市場來說,美國的就業形勢對 黃金價格走勢有著強烈的影響。美國新增非農就業數據,是美國就業數據中的一 項,反映出農業就業人口以外的新增就業人數,和失業率同時發布。由美國勞工 部統計局在月第一個星期五美國東部時間8:30也就是北京時間星期五20:30發布前 一個月的數據。目前為止,該數據是美國經濟指標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影響匯市 波動最大的經濟數據之一。就業報告通常被譽為外匯市場能夠做出反應的所有經 濟指標中的“皇冠上的寶石”。同時會影響黃金格走勢的就業數據還包括美國的 失業率、首次申請失業金人數等指標,均是重要的反映經濟狀況的數據。
由于失業率和非農就業人數直接與當前美聯儲實施的貨幣政策相掛鉤,因此 數據的好壞通過直接影響市場對于貨幣政策變化的預期,從而影響到外匯及黃金 市場。美國是一個以消費為主導的巨型經濟體,該國當前70%的GDP由國內消費 拉動,這也是為什么勞工部的就業報告如此重要的原因。
美元匯率
作為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和核心貨幣,美元匯率(如美元指數等)是影 響金價波動的重要因素。美元指數是綜合反映美元在國際外匯市場的匯率情況的 指標,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通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 一攬子貨幣的綜合的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國際市場上黃金價格是以 美元標價的,金價分析往往也是以美元金價為基礎的,因此美元升值會促使黃金 價格下跌,而美元貶值又會推動黃金價格上漲,美元的走勢強弱會對黃金價格產 生直接和迅速的影響。但在某些特殊時段,尤其是黃金走勢非常強或非常弱的時 期,黃金價格也會擺脫美元影響,走出獨自的趨勢。
美元堅挺一般代表美國國內經濟形勢良好,美國國內股票和債券將得到投資 者競相追捧,黃金作為價值貯藏手段的功能受到削弱;而美元匯率下降則往往與 通貨膨脹、股市低迷等有關,黃金的保值功能又再次體現,在美元貶值和通貨膨 脹加劇時往往會刺激對黃金保值和投機性需求的上升。回顧過去二十年歷史,當 美元對其他西方貨幣堅挺,國際黃金價格就會下跌;當美元貶值,國際黃金價格 就會上漲。過去十年,大多數情況下金價與美元走勢負相關。但不可否認的是, 二者之間的負相關性也不是“亙古不變”,在特殊的市場情況中,二者也可能發 生同向波動。
石油價格
石油是全球性的資源,與各國的戰略、經濟息息相關,在國際大宗商品市 場上,原油是最為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而黃金則是通脹之下的保值品,與美國 的通貨膨脹形影不離,觀察黃金價格和國際原油價格走勢,發現原油價格一直和 黃金價格緊密關聯。黃金具有抵御通貨膨脹的功能,而國際原油價格又與通脹水 平密切相關,因此,黃金價格與國際原油價格往往呈現正向運行的互動關系。由于黃金價格和石油價格受共同因素的影響,當這些因素發生變化時,黃金價格和 原油價格就會有一定的同漲同跌性,可以說兩者相關度較明顯。當然在個別的時 候,也會出現負相關的情況。
從歷史數據上看,近30年,油價與金價呈80%左右的正相關關系。原油價格 上漲,金價強勢,原油價格回落,金價弱勢。在石油是全球最重要的經濟資源情 況下,石油價格仍將是全球物價水平和經濟穩定性的重要影響因素,金價與油價 正相關的關系將長期存在。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意指一般物價水平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 狀態,又稱為物價上升。現代經濟學一般用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和PPI(生產 者物價指數)兩個指標來衡量某個經濟體通貨膨脹指數的高低。
一個國家貨幣的購買能力,是基于物價指數而決定的。當一國的物價穩定 時,其貨幣的購買能力就越穩定。相反,通脹率越高,貨幣的購買力就越弱,這 種貨幣就越缺乏吸引力。如果美國和世界主要地區的物價指數保持平穩,持有現 金也不會貶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為投資者的首選。相反,如果通脹劇烈, 持有現金根本沒有保障,收取利息也趕不上物價的暴升。人們就會購買并持有黃 金,因為此時黃金會受到替代紙幣作用的推動而需求上升,黃金的理論價格會隨 通脹而上漲。西方主要國家的通脹越高,以黃金作保值的要求也就越大,國際金 價亦會越高。其中,美國的通脹率最容易左右黃金的變動,而一些較小國家的通 貨膨脹即便很高對國際金價影響也非常有限。相反,當一國的物價穩定時,其 貨幣的購買能力就越穩定。如果美國和世界主要地區的物價指數保持平穩,持有 現金也不會貶值,又有利息收入,必然成為投資者的首選,那么金價就會走勢疲 弱。
美國實際利率
美國利率水平也是市場判斷黃金價格走勢的重要指引之一,全球主要投研 機構在預測金價走勢時都對該指標非常重視。實際利率往往與金價走勢負相關。 實際利率是指剔除通貨膨脹率后儲戶或投資者得到利息回報的真實利率。通常來 講,一個國家的實際利率越高,熱錢向那里流入的機會就越高。如果美元的實際 利率走高,美聯儲的加息預期增強,那么國際熱錢向美國投資流向就比較明顯, 美元指數就會走強,而金價下行的概率就會增大。
因此,扣除通貨膨脹后的實際利率實質上是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因為黃金 不能生息,實際利率是人們持有黃金必須放棄的收益),實際利率為負的時期, 人們更愿意持有黃金;實際利率長期為正的時期,人們更傾向于拋售黃金而持有 其他高息資產。
國際基金持倉水平
隨著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全球性貨幣信用危機促使機構投資者 尋找更合適的投資品種來對沖匯率不穩定的風險。所以,以原油、黃金為代表的 商品市場吸引了眾多機構者的視線,國際對沖基金紛紛進入黃金市場和其他商品 市場。國際對沖基金具有信息以及技術上的優勢,因此他們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先 知先覺性與前瞻性。可以說,近年來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漲既是投資背景發生深刻 變化的必然產物,也是國際對沖基金大肆炒作的結果,所以在關注黃金價格走勢 時,也應該密切關注國際基金持倉水平的動向。
此外,與對沖基金有所不同的黃金ETF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近幾 年規模迅速擴大,持倉量較高,也成為影響黃金價格波動因素之一。黃金ETF基 金持倉變化代表著市場上專業的投資機構對于金價長期的看法,養老金、共同基 金等大型公布投資基金由于不能直接持有黃金實物,因此ETF即成為其間接投資 于黃金市場的不二選擇。與對沖基金不同,這類投資機構持有的倉位不會頻繁的 發生變化,因此從歷史數據得出的經驗來看,黃金ETF持倉變化往往存在一定的 趨勢性。持倉數量增加代表專業機構的黃金投資需求增加,而反之則意味著市場 黃金投資需求的減少。自2013年初以來,全球最大黃金ETF基金SPDR的累計黃金 持有量下跌了500噸,對應著金價從1700美元上方大幅回調。
黃金出借利率
一般來說,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黃金出借利率相當于借入黃金的 成本,當利率走高時,大型銀行傾向于借出黃金,黃金供應量增加,對應著市場 可能下跌;相反,當該利率走低時,大型銀行傾向于借入黃金,實物黃金的需求 增加,對應著金價則可能上漲。
央行黃金儲備情況
在全球黃金市場中,除了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之外,其實大部分的實物 黃金都儲存于各大央行(包括IMF)手中。由于黃金具有特殊的貨幣屬性,因此 其一般作為外匯儲備的補充存在于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中。 一般來說,央行售金一直是市場上實物黃金供給的主要來源之一,從2004年 到2008年的五年時間里,全球各大央行的累計售金重量超過2000噸。但自2008年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各國央行為了對沖持有大量美元資產的風險,開始逐步縮減售金的規模,甚至開始在市場上買入黃金。央行在實物黃金市場中頭寸的變 化無疑會引起供需基本面的變化,從而影響價格。
歐洲各央行于2014年5月19日更新了一項5年期協議,承諾不會出售“可觀” 數量的黃金,根據將于9月到期的現有《央行黃金協議》(Central Bank GoldAgreement),歐元區國家外加瑞典和瑞士承諾,每年總共出售的黃金將不超過 400噸。協議再次確認了黃金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且不再提及出售限額——這 相當于承認歐洲各國無意出售黃金,因此總體來說對未來黃金市場是一個不小的 利好。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等其他因素
投資者的心理預期是影響黃金價格劇烈波動的重要因素。但是,投資者的心 理預期往往是配合其他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起到放大價格的波動幅度的作用, 從而給黃金期貨和現貨投資創造了大量的價差交易機會。
黃金的屬性
自然屬性
黃金,又稱金,化學符號Au,原子序數79,原子量197,質量數183-204。金的熔點1063℃,沸點2808℃。金的密度較大,在20℃時為19.32克/立方厘米。
金的柔軟性好,易鍛造和延展。現在的技術可把黃金碾成0.00001毫米厚的薄膜;把黃金拉成細絲,一克黃金可拉成3.5公里長、直徑為0.0043毫米的細絲。黃金的硬度較低,礦物硬度為3.7,24K金首飾的硬度僅2.5。
金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金是抗磁體,但含錳的金磁化率很高,含大量的鐵、鎳、鈷的金是強磁體。
金的反射性能在紅外線區域內,具有高反射率、低輻射率的特性。金中含有其他元素的合金能改變波長,即改變顏色。金有再結晶溫度低的特點。
金具有極佳的抗化學腐蝕和抗變色性能力。金的化學穩定性極高,在堿及各種酸中都極穩定,在空氣中不被氧化,也不變色。金在氫、氧、氮中明顯地顯示出不溶性。氧不影響它的高溫特性,在1000℃高溫下不熔化、不氧化、不變色、不損耗,這是金與其他所有金屬最顯著的不同。
其他屬性
黃金不同于一般商品,從被人類發現開始就具備了貨幣、金融和商品屬性,并始終貫穿人類社會發展的整個歷史,只是其金融與商品屬性在不同的歷史階段表現出不同的作用和影響力。
黃金是人類較早發現和利用的金屬,由于它稀少、特殊和珍貴,自古以來被視為五金之首,有“金屬之王”的稱號,享有其它金屬無法比擬的盛譽。正因為黃金具有這樣的地位,一度是財富和華貴的象征,用于金融儲備、貨幣、首飾等。隨著社會的發展,黃金的經濟地位和商品應用在不斷地發生變化,它的金融儲備、貨幣職能在調整,商品職能在回歸。隨著現代工業和高科技快速發展,黃金在這些領域的應用逐漸擴大,到目前為止,黃金在國際儲備、貨幣、首飾等領域中的應用仍然占主要地位。
主要用途
外匯儲備
由于黃金的優良特性,歷史上黃金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儲藏手段、支 付手段和世界貨幣等職能。20世紀70年代黃金與美元脫鉤后,黃金退出流通貨幣 的舞臺,黃金的貨幣職能大大減弱。但是,目前許多國家的外匯儲備中,黃金仍 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
黃金飾品
黃金飾品一直是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隨著人們收入的不斷提高、財富的 不斷增加,保值和分散化投資意識的不斷提高,也促進了這方面需求量的逐年增 加
工業與高新技術產業
由于黃金所特有的物化性質:具有極高抗腐蝕的穩定性;良好的導電性和導 熱性;原子核具有較大捕獲中子的有效截面;對紅外線的反射能力接近100%; 在黃金的合金中具有各種觸媒性質;還有良好的工藝性,極易加工成超薄金箔、 微米金絲和金粉,很容易鍍到其它金屬、陶器及玻璃的表面上;在一定壓力下黃 金容易被熔焊和鍛焊;可制成超導體與有機金等,使它廣泛應用于工業和現代高 新技術產業中,如電子、通訊、宇航、化工、醫療等領域。
黃金的供應
據統計,目前世界查明的黃金資源量僅為10萬噸,地下金礦總儲量略微超過 5.5萬噸1 ,黃金儲量的靜態保證年限為15年。 世界上有80多個國家生產黃金,南非的黃金資源量和儲量基礎分別占全球 總量的50%和38%,其他主要的黃金資源國是俄羅斯、中國、美國、烏茲別克斯 坦、澳大利亞、加拿大、巴西等。截止2016年中國已探明黃金儲量為1.21萬多 噸,僅次于南非,居全球第二位。 世界黃金市場的供給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世界各產金國的礦產金;再生 金;官方售金,如央行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售金。 中國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黃金生產國之一,黃金產地遍布全國各地,幾乎每一 個省都有黃金儲藏。中國的黃金生產主要集中在山東、河南、江西、福建、云南 等地。 2017年中國礦產金產量為426.1噸,同比減少6.0 %,產量連續十一年保持世 界第一。 地球上的人類在幾千年文明史中不斷開采黃金,到2016年累計形成了18.83 萬噸的黃金存量。據GFMS 2015年的統計,地表黃金儲量中有48%是作為珠寶首 飾存在的,還有3.47萬噸和3萬噸分別形成了私人儲備資產和各國官方儲備,其他 部分存在于制造業和其他領域。全球每年新開采出來的礦產金,會持續轉化為新 的珠寶、私人投資等形式。
黃金的需求
消費需求
黃金的消費需求主要有以下幾方面:首飾業、電子業、牙科、官方金幣、金 章和仿金幣等。一般來說,世界經濟的發展速度決定了黃金的工業總需求,盡管 科技的進步使得黃金替代品不斷出現,但黃金因其特殊的金屬性質其需求量仍呈 上升趨勢。 世界經濟的發展狀況決定了黃金的居民消費需求,在經濟持續增長,人們 收入水平持續提高,生活水平不斷改善的時候,對黃金飾品、擺件等的需求就會 增加。從目前黃金需求結構看,首飾需求占總市場需求的40%以上。亞洲,特別 是中國和印度,具有黃金消費的傳統和習慣,并且這兩個大國的經濟正在快速發 展,居民經濟收入正在快速提高。
儲備需求
黃金的儲備需求主要是指官方儲備。官方儲備是央行用于防范金融風險的重 要手段之一。從目前世界各國中央銀行的情況來看,俄羅斯、中國、日本作為政 治經濟大國,黃金儲備量偏小。2015年7月17日,我國央行時隔6年,對外公布了 最新黃金儲備數據,增加了604噸,達到了1658.1噸。據世界黃金協會統計,截 至2018年6月,我國黃金儲備達到1842.6噸,在世界國家中排名第六,中國黃金 儲備與外匯儲備總額的占比遠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的水平。
投資需求
由于具有儲值與保值的特性,對黃金還存在投資需求。對于普通投資者,投 資黃金主要是在通貨膨脹情況下,達到保值的目的。此外,投資者也可以利用金 價波動,獲取價差收益。 目前,世界經濟形勢錯綜復雜,局部地區政治局勢動蕩,黃金價格波動較為 劇烈,黃金現貨及依附于黃金的衍生品品種眾多,黃金的投資價值凸顯,黃金的 投資需求不斷放大。
黃金市場的參與主體
抽象地說,在黃金市場上作為賣方出現的主要有:生產黃金的企業、存有黃 金需要出售的集團和個人、為解決外匯短缺和支付困難的各國中央銀行、預測黃 金價格下跌做“空頭”的投機商等。作為買方出現的有:需要黃金做原材料的生 產者、需要黃金作投資或保值承擔物的人、需增加官方儲備資產的中央銀行、預 測黃金價格將上漲而做“多頭”的投機商等。在現實中,出現在黃金市場的主體 有國際金商、銀行、對沖基金以及中央銀行、各個法人機構、私人投資者以及黃 金期貨公司。
世界黃金價格的歷史走勢
從歷史上看,上個世紀70年代以前,國際黃金價格比較穩定,波動較小。70 年代以后,國際黃金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其主要原因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 瓦解,浮動匯率制度登上歷史舞臺,黃金的貨幣職能受到削弱,而作為儲備資產 的功能得到加強。各國官方黃金儲備量增加,從而直接導致了國際黃金價格大幅 度上漲。 上個世紀90年代以后,各國央行開始重新看待黃金在外匯儲備中的作用。中 央銀行日漸獨立以及日益市場化,使其更加強調儲備資產組合的收益。在這種背 景下,沒有任何利息收入的黃金(除了參與借貸市場能夠得到一點收益外)地位 有所下降。部分中央銀行決定減少黃金儲備,結果1999年比1980年的黃金儲備量 減少了10%,正是由于主要國家拋售黃金,導致黃金價格長期處于低迷狀態。 進入二十一世紀,經濟金融全球化逐步走向深入,通貨膨脹開始抬頭,國際 黃金價格擺脫低迷,逐步走強。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后,黃金投資需求的快速增 長帶動國際黃金價格屢破新高。
全球主要黃金市場概況
全球黃金市場主要分布在歐、亞、北美三個區域。歐洲以倫敦、蘇黎士黃金 市場為代表;北美主要以紐約、芝加哥為代表;亞洲主要以日本東京、中國香港 為代表。
1、美國黃金市場
2、倫敦黃金市場 倫敦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
3、蘇黎士黃金市場 蘇黎士黃金市場是二戰后發展起來的世界黃金市場。
4、東京黃金市場
5、中國黃金市場 (1)中國香港黃金市場(2)中國大陸黃金市場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