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一季度,經濟進入疫后重啟階段,空調行業也熱度空前,高歌猛進。出貨熱、品牌熱、產能熱……從廠家到渠道都在“只爭朝夕”,重振動能。
據產業在線發布,2023年3月家用空調行業排產約為1750.5萬臺,較去年同期生產實績上漲8.0%。上游轉子壓縮機排產增長3.4%。3月內銷排產948萬臺,較去年同期內銷實績增長14.4%。
(資料圖)
除了出貨熱,今年不少新品牌入局空調行業,發力細分市場,還有不少品牌擴產能,制定小目標,可以預見,旺季又將是一場混戰。
品牌方面
小央廚房空調作為空調行業新軍,成為廚房空調細分品類的新勢力。
盈量空調新品提前投放市場,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建設中,在今年旺季啟動之前搶占市場資源。
樂視空調對接了蘇寧零售云、匯通達等等大型流通平臺,希望能夠在去年的基礎上實現翻番式的增長,成為廚房空調的領跑者。
1至3月份,志高空調也產銷兩旺,劍指今夏旺季。
月兔空調則提出了120萬套的年度規劃目標。
中匯達公布了全新的規劃目標,即用三年的時間,將銷售規模翻三番,并進入空調行業的二線陣營。
上海海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合資建設的鄭州空調壓縮機生產基地奠基。
產能方面
去年的12月下旬,TCL空調武漢智能制造基地就已經投產,該制造基地的產能達到了600萬套。
月兔空調的馬鞍山制造基地(一期工程)的三條生產線投產后產能為100萬套,藉此形成了馬鞍山、寧化兩大制造基地的整體產能突破了400萬套。
今年3月6日,樂京空調安全基地投產,該基地的設計產能為300萬套。
3月15日中匯達空調新建制造基地的產能也在300萬套左右。
4月8日,上海海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與青島海爾空調器有限總公司合資建設的鄭州空調壓縮機生產基地奠基。
相比于熱鬧的空調行業,空調零售終端的表現,則不太明朗。存量階段,家電行業短期內需求以更新換代為主,因此受地產端數據影響較大,上游地產政策持續放松帶來的效果仍需時日傳導,空調市場整體需求景氣度較弱。
根據奧維云網全渠道推總數據:2023年Q1空調行業整體零售量1025萬臺,同比增長3.9%,零售額為400億元,同比增長9.8%。去年同期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本來基數就較低。結合這樣的背景來看,一季度空調零售的增幅只能說是弱復蘇。
另外,奧維云網的數據也顯示,2022-2023年第一季度空調線下分區域零售額規模增速為-8.7%。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每百戶空調擁有量為133.9臺,增長2.1%。一線市場的空調擁有量只會更高,增量空間也就更少。
數據來源:奧維云網
從區域上來看,東北、華北、中南、西北地區零售額規模也都是同比下滑,其中華北地區零售額同比下滑幅度近27%,中南地區零售額下滑幅度也在18%左右。與之呈鮮明對比的是,西南、華東地區空調零售額則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幅度。
消費降級在線上表現明顯。在線上,2000元-2299元價格段份額從去年一季度的11%提升到今年的13.4%。4500+元價格段份額從去年3.1%下滑至今年的2.7%,中產消費降級與注重性價比的趨勢凸顯。而在線下,4500+元以上掛機份額從去年16.6%增長至今年的20.7%,產品結構優化仍是大勢。
出口方面,排產情況也較為低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3年2月中國出口空調489萬臺,同比下降13.8%;1-2月累計出口1021萬臺,同比下降6.4%。產業在線發布的家用空調排產報告則顯示,3月出口排產802.5萬臺,較去年同期出口實績下滑4.3%。2023年4月空調出口排產722萬臺,較去年同期出口實績下滑5.5%。業內分析,出口仍受海外去庫存等因素影響,整體表現疲軟。
總體來看,一季度空調行業火熱,市場仍平淡,而在即將到來的“五一”、“618”,市場是繼續低迷還是即將反彈?仍有待觀察。一方面,空調作為耐用消費品,市場的復蘇還是依靠宏觀經濟、居民收入、消費信心等恢復。同時由于具有季節特殊性,空調市場的點燃很多時候只需要高溫天氣來臨。
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更新需求釋放,下半年有望逐步好轉,空調景氣趨勢向上,二季度末三季度的復蘇值得期待。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