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云南普洱守護綠美底色 推進綠美發展|世界消息

時間:2023-04-07 17:06:24 來源:中國網

近年來,云南省普洱市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探索生態價值實現機制,努力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發展道路綠意盎然,綠色優勢更加凸顯。“無廢城市”建設和省級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扎實推進,景東彝族自治縣成功創建為國家“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入選國家林業碳匯試點。

讓“綠底色”更加亮麗


(資料圖片)

強化生物多樣性保護、落實河(湖)長制和林長制、加強生物生態安全風險防范和保護是保持“綠色”的重要基礎。

普洱市堅持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生態環境狀況等級連續6年評價為優,中心城區空氣優良率連續4年提升,34個地表水環境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為97.1%。農藥化肥連續5年減量使用,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2022年,完成各級生態環保督察、巡視檢查問題整改168個。

從“靠山吃山”到“愛山護山”再到“育山富民”,景東縣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創新綠色發展體制機制,走出了富有特色的綠色發展道路。依托哀牢山和無量山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大量珍貴生物資源,景東縣與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聯合建設景東亞熱帶植物園,對中國亞熱帶特色植物類群進行保護展示和研究利用。同時,景東縣大力探索“綠色+”發展模式,因地制宜發展茶葉、核桃、蠶桑、藍莓、蔬菜、肉牛等高原特色產業,大力推動綠色工業、全域旅游產業發展。

瀾滄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在推進河(湖)長制中的作用,將河(湖)長制工作落細落小落實,構建“鄉(鎮)黨委+村(社區)黨組織+村(居)民小組黨支部”“黨員中心戶長+黨員+群眾”“機關黨委(黨組)+黨員+群眾”的“3+3+3”三級管理體系,推行“黨建+河(湖)長”“河(湖)長+檢察長”“河(湖)長+警長”“河(湖)長+校長”協作機制,常態長效開展聯合督導、聯合執法、聯合宣傳,營造黨群共治共享的河湖管護常態長效氛圍。

堅決護好中心城區“母親河”。結合思茅河流域實際情況,優化布設72個水質監測點,全過程跟蹤監測思茅河及8條支流河道水質,做到發現一個、整改一個、銷號一個,實現事先排查、事中監督、事后檢查的完整閉環治理體系,思茅河水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取得實質性成果。

讓“綠生活”更加美好

緊緊圍繞省委“3815”戰略發展目標,普洱市深入實施城市更新居住品質提升行動,補齊城市功能短板,加快推進綠美城市、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努力做活綠美文章、繪好綠美圖景,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動全市城鄉綠美行動,引導人民群眾共創美好生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各縣(區)結合實際,真抓實干,工作各有特色、各有成效。思茅區南屏鎮南島河村建立“村委員包戶”工作機制,負責做好掛包農戶庭院綠化美化監督指導。建立獎懲機制,每季度都對農戶進行檢查和評比,對排名前列的農戶給予獎勵,獎品由現金變為發放花草綠植,在村里形成了互看、互學、互比的良好氛圍,有力促進了綠美鄉村建設。

寧洱縣建設綠美校園,倡議學生為家庭種植花卉、樹木,把綠美行動向家庭延伸;倡議廣大師生、家長、校友自愿為學校捐贈花草和樹木,鼓勵學生自己動手移栽花卉,將教育教學與綠美行動有機結合。

孟連縣打造“綠、富、美”牛油果產業,抓好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綠水青山有效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了環境優美與百姓富裕和諧統一。

目前,普洱市22個鄉(鎮)、村莊入選2022年云南省綠美鄉鎮、省級綠美村莊。

環境是民生,環境也是動能。普洱市堅持守護高質量發展的綠底色,立足市情推進綠色發展,讓綠水青山常在,讓生態優勢永續。(王福蓉 普洱日報供稿)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