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規?;謭鍪菄野l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四部委聯合啟動實施的3個新建規?;謭鲈圏c之一,是重要水源涵養區、候鳥遷徙的關鍵通道和珍稀物種的繁殖區,拱衛著京津冀地區的生態安全。
2022年,國家林草局三北局組織開展新建規模化林場試點建設中期評估工作。評估結果顯示,渾善達克沙地規模化林場在規章制度、組織形式、經營模式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沙地生態治理取得顯著成效,林草植被蓋度持續增長,風蝕沙化和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生物多樣性日益改善,為科學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擘畫了新圖景。截至目前,渾善達克沙地規?;謭隼塾嬐瓿稍圏c建設任務176.08萬畝,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同步提升,被中國林場協會授予“2022年中國林場協會十佳林場”稱號。
創新組織形式,提升民眾參與程度。鼓勵農牧民合作社、造林綠化企業以及造林大戶參與生態建設,與農牧民簽訂合作協議,約定土地允許用于造林綠化,林木所有權和經營權歸農牧民所有。引導支持農牧民組建林草專業合作社,落實“先造后補”的建設模式,造林驗收合格,即兌現項目資金。組建由87名農牧民組成的專業管護隊伍,根據農牧民意愿優先將規?;謭鲰椖繀^納入公益林管護范圍和森林保險投保范圍,最大程度提高農牧民參與生態建設積極性。
豐富經營模式,拓寬農牧民增收渠道。因地制宜采取“單行一帶”“雙行一帶”等寬行距治理模式,在開展生態保護修復的同時,林間牧草為農牧民帶來可觀收益。組建經營性企業,探索發展經濟林、中草藥、食用菌、綠色養殖及生態旅游等產業,克什克騰旗赤松茸林下種植初見成效,畝產達2500公斤以上,畝收益可達2.5萬元。合作社和林場與農牧民約定生態建設經營的收益分配比例,此外農牧民通過提供土地獲得林木所有權收益和生態護林員管護崗位收入,實現“增綠”和“增收”雙贏。
完善規章制度,著力提高管護水平。內蒙古自治區林草局印發《關于規范和強化渾善達克規?;謭鼋ㄔO管理的通知》,渾善達克沙地規?;謭鲇“l《關于加強內蒙古自治區渾善達克規?;謭鲑Y源管理的通知》,編制《內蒙古自治區渾善達克規?;謭錾址阑鸹A設施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克什克騰旗、多倫縣分別圍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防火安全等出臺了管理辦法,不斷鞏固林業生態建設成果,確保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促進森林覆蓋率持續穩步增長。
目前,三北地區依然是我國生態狀況最脆弱、急需加快治理的重點區域,要充分借鑒內蒙古渾善達克沙地規模化林場創新完善機制的成功經驗,調動社會各方參與的積極性,讓人民群眾成為國土綠化最廣泛的參與者和受益者,不斷凝聚起三北地區國土綠化的全民力量,加強生態保護修復,促進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筑牢祖國北疆綠色生態屏障擘畫新的圖景。(文:劉政,來源:國家林草局三北局)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