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云南瀾滄縣委書記劉繼宏:創新思路 做好文旅融合發展大文章

時間:2023-02-14 14:43:56 來源:中國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2022年2月,以云南省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擺舞為基礎編創的舞蹈《擺出一個春天》受邀登上央視春晚舞臺,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拉祜族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以老達保為代表的拉祜特色民族文化在瀾滄縣走出了一條“文化賦能,振興鄉村”的發展道路,成為普洱文旅有機融合、鄉村振興發展的亮點之一。目前,瀾滄縣在圍繞“邊境旅游、產業振興、民族文化”三個定位探索試點帶動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如何更好地擦亮民族文化金字招牌,推動邊境旅游業發展?市人大代表、瀾滄縣委書記劉繼宏就相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近年來,瀾滄縣始終堅持以文興旅、以旅為媒、以旅促農,實現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2022年,接待國內外游客640萬人次,實現旅游業綜合收入67.3億元。”劉繼宏介紹,瀾滄縣積極實施老達保音樂小鎮、景邁古樹茶小鎮、快樂拉祜小鎮等項目,不斷健全和完善旅游服務設施,提高接待能力;打造老達保、班利等鄉村旅游景區,推動老達保景區、景邁山茶林文化景區創建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不斷打響瀾滄文旅IP。同時,積極用好鄉村風光、農耕文化、民俗風情等優勢條件,發展觀光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綜合體等新業態,探索農文旅發展新路子。

據劉繼宏介紹,下一步,瀾滄縣將堅持全域旅游發展理念,不斷優化旅游資源配置,創新旅游產品供給,推動農文旅產業繁榮發展。深入推進“旅游+”和“+旅游”,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全要素提升,引進中旅集團、攜程集團等企業,培育一批文創、度假、康養、研學等領域新業態企業和骨干企業,結合邊疆民族特色等元素打造多元化、個性化旅游產品和深度游線路,延伸旅游消費產業鏈。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活態傳承,建設一批具有示范效應的文化產業帶和孵化基地。力爭開通海南博鰲——瀾滄景邁包機航線及其他旅游航線,強化省際和省內區域旅游合作,打造滇西南區域旅游集散地和沿邊跨境文化旅游帶,做強旅游經濟。(刀瓊芬 普洱日報供稿)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