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總工會制定出臺10條舉措服務省委“3815”戰略,團結動員全省廣大職工當好主力軍,建功新時代,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突出思想政治引領。以“中國夢?勞動美——凝心鑄魂跟黨走團結奮斗新征程”為主題,充分發揮勞模工匠的作用,持續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通過有特色、接地氣的宣傳宣講,引導職工群眾聽黨話、跟黨走。著力做好勞動模范、五一勞動獎、云嶺工匠、最美職工等典型的推薦選樹和宣傳,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提振信心,凝聚人心,鞏固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助推重大項目建設。以“團結奮斗促跨越、咱們工人有力量”為主題,制定勞動競賽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推動重大項目、重點工程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持續抓好滇中引水工程、電網“三保障三提升”工程等4項全國引領性競賽,省級重點主抓全省鐵路、高速公路、5G網絡建設應用等12項示范性競賽,積極開展高原特色農業、綠色鋁、綠色硅、先進制造業等重點產業競賽,啟動綠色能源產業集群競賽,帶動各級工會和企業廣泛深入持久開展競賽,每年參賽職工100萬人次以上,在云嶺大地掀起轟轟烈烈的勞動競賽熱潮,激發廣大職工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提升產業工人素質。持續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充分發揮國有企業在推進改革中的帶動作用,著力抓好民營企業改革,激發企業履行主體責任的內生動力,打通改革的“最后一公里”。以“匠心創造技能興滇”為主題,每年組織50個以上工種的全省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開展“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帶動30萬職工參加技能提升、技術創新等活動。深化“求學圓夢”行動,推進產業工人學歷能力提升試點,拿出專項資金,鼓勵支持職工參加技能培訓和繼續教育,每年幫助3萬名職工實現技能升級或學歷提高,聚力建設高素質勞動大軍,為實現云南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深化就業創業服務。落實落細就業優先政策,高度關注疫情對職工就業沖擊和影響,加強職工就業形勢的動態監測和分析研判,制定促進高質量就業三年行動計劃,聚焦農民工、下崗轉崗職工、困難職工等重點群體,加大就業幫扶和就業培訓力度,深化工會就業創業系列服務活動、陽光就業暖心行動、工會技能培訓促就業等就業服務品牌,發揮全國工會網上就業服務平臺矩陣效能,深入做好穩崗就業工作。全省各級工會每年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會700場次,惠及職工不少于20萬人次。做實創業擔保貸款工作,積極支持外出農民工返鄉創業,到2025年,發放創業擔保貸款不少于2.4億元。
推進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制定服務陣地建設三年行動計劃,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單位積極推進職工服務中心、工人文化宮、工人療養院等服務陣地建設,高質量推進共享職工之家建設,不斷提升服務質量。聚焦產業集群和重點區域,集中力量支持建設一批示范性職工服務陣地,為壯大資源經濟、口岸經濟、園區經濟賦能增效。出臺《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管理辦法》,規范做好站點建設、運營、使用和管理,加大共建共享,強化作用發揮,每年命名100個省級站點,推樹一批“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服務戶外勞動者超過300萬人次以上。
夯實基層工會基礎。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為契機,切實加強縣級工會等基層組織建設,建好建強口岸、園區等基層工會,著力打造一批國門工會、園區工會,推動基層工會組織強起來、轉起來、活起來。制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探索網上入會、集體登記入會、流動窗口入會等便捷入會方式,完善會籍管理,實現一次入會、動態接轉,推動互聯網企業、平臺企業及關聯企業建會入會擴面提質,努力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廣大職工吸納到工會組織中來。
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立足職工群體新變化,研究制定普惠服務職工三年行動計劃,推動建設全省服務職工項目庫,推進全省幫扶中心賦能增效,打造服務職工綜合體。加快推進“數字工會”建設,全力打造線上線下相融合的服務職工樞紐平臺、多元知識提升平臺。不斷深化勞動模范、一線職工等療休養活動,每年組織不少于3萬人的職工開展療休養。加大對“扶貧832平臺”的宣傳和推介,鼓勵基層工會每年至少一個節日購買脫貧地區農特產品,以消費促振興。通過一系列普惠性、精準性、生活性服務,使職工生活品質不斷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強化職工權益維護。健全困難職工家庭生活狀況監測預警機制,高度關注受疫情影響困難職工生活狀況,加大常態化送溫暖和困難幫扶工作力度。落實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要求,健全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制度,引導職工群眾依法理性有序表達訴求。充分發揮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法院+工會”等多方協作聯動機制作用,探索推進勞動關系矛盾糾紛的全周期動態治理。深入推進集體協商,積極發揮工會在健全勞動者工資決定、合理增長和支付保障機制中的作用。加強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法律援助、“法律體檢”,深入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
保障安全促進發展。發揮“安康杯”競賽作用,廣泛開展“查身邊隱患、保職工安全、促企業發展”系列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鼓勵支持職工主動參與復工復產安全管理,每年參與班組不少于4萬個,覆蓋職工人數不少于100萬人次。開展普法宣傳、安全教育進企業、進園區,筑牢安全生產群眾防線,以安全的環境助力企業健康發展。
提升擔當作為能力。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不斷強化政治機關意識,全面加強工會干部隊伍建設。健全工會干部爭先進位機制,持續開展“對標先進爭創一流”活動。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激勵擔當作為,切實提升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精氣神。大力推行“三法三化”,樹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識,深入開展“強作風、提效能、促發展、惠職工”行動,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升工作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工會干部隊伍,在推動發展中主動擔當盡責。(云南省總工會供稿)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