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滾動 > > 內容頁

紅蟲是怎么繁殖的?紅蟲人工養殖的技術要點介紹

時間:2023-04-12 10:17:57 來源:中川網


(資料圖)

紅蟲是怎么繁殖的?

紅蟲是怎么繁殖的?紅蟲人工養殖的技術要點介紹

產的卵稱“夏卵”,較小,卵殼薄,卵黃少,不需受精,可直接發育為成蟲。這些成蟲多是雌蟲,再進行孤雌生殖。因此,在短時間內能夠大量繁殖,呈一片紅色,故稱紅蟲。秋季,由夏卵孵化出一部分體小的雄蟲,開始進行兩性生殖,所產的卵稱“冬卵”,冬卵較夏卵大,卵殼較厚,卵黃多。受精的冬卵,又稱“休眠卵”,渡過嚴寒或干燥環境,于次年春季氣溫較高時發育為新的雌體。除少數生活在海水中,多為各種淡水水域中最常見的浮游動物,是魚類的優良餌料。

紅蟲人工養殖的技術要點介紹

水蚤是指水生枝角類和撓足類兩大類浮游動物,其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是魚苗、魚種的適口餌料。人工培育水蚤喂魚成本低、魚類生長快、增產效果好。其方法是:

一、建池土池和水泥池均可。池深約1米,大小以10平方米~30平方米的長方形為宜。

二、注水池中注水約50厘米深。水蚤適宜的水溫為18℃~25℃,pH值為7.5~8,溶氧飽和度為70%~120%。

三、施肥土池每立方米水體投4公斤牛、馬糞或其他畜糞、1.5公斤稻草、麥秸或其他無毒植物莖葉作基肥,10天后追肥一次,追肥量同基肥,此后再根據水色酌情追肥,使水色保持黃褐色。水泥池每立方米水體投牛、馬糞或其他畜糞1.5公斤,加沃土1.5公斤~2公斤,以后每隔8天再追肥一次,追肥量為牛、馬糞或其他畜糞0.75公斤。

四、培育不論是土池還是泥池,可采用酵母與無機肥混合培養法。每立方米水體投酵母20克,酵母可先在水中浸泡3小時~4小時再潑入池中,每立方米水體施碳酸銨65克、硝酸銨37.5克,以后每隔5天施一次,其用量為開始的一半。投放酵母后,將池水曝曬1天~3天后,就可以放入水蚤作種,用種量為每立方米水體30克~50克。

五、撈取水蚤種入池15天~20天后,經大量繁殖,可布滿全池。這時,即可分批撈取喂魚。一般每隔1天~2天撈取一次,一次撈取總量的10%~20%。在水溫18℃~20℃的環境下,可常撈常有,連續不斷。

關鍵詞:
x 廣告
x 廣告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