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的“七彩云南行”國際媒體團走進普洱,來自意大利、韓國、越南、日本、俄羅斯、土耳其和印度尼西亞的20余名記者與國內多家媒體,親身體驗醇香的咖啡和火塘烤茶,與少數(shù)民族一起載歌載舞,近距離感受普洱的民俗文化和風土人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國際媒體團在“咖啡地”里進行采訪)
“七彩云南行”國際媒體團到達普洱的首站便是綠樹成蔭、咖林疊翠的大開河村。源于對咖啡的執(zhí)著與熱愛,大開河村民扎根原產(chǎn)地,用40年的堅守、三代人的付出,“種”出了一杯獨具普洱特色的精品咖啡。年輕的“咖二代”們也選擇回到這片生長的土地,將所有的赤誠與精力投入到咖啡園里,大開河咖啡莊園的主理人華潤梅便是其中的一員。
(華潤梅介紹普洱精品咖啡)
當下,咖啡莊園主理人華潤梅正在莊園剛建成不久的咖啡館里忙碌著。
“相熟的客人都叫我‘梅子’。大學畢業(yè)之后我便回到了大開河,開始從事咖啡的種植,但是我做了一個改變,那就是在村里嘗試精品咖啡的種植。”華潤梅介紹著自己的精品咖啡探索之路。
作為普洱咖啡產(chǎn)業(yè)的一個縮影,走在普洱咖啡產(chǎn)業(yè)前沿的大開河村,以其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加上悠久的咖啡種植歷史,讓大開河咖啡多了一重獨特的風味。如今,有很多像“梅子”一樣熱愛著咖啡的從業(yè)者、愛好者,他們帶著全新的認知和理念,堅定地走上精品咖啡之路。
(感受普洱少數(shù)民族篝火舞蹈魅力)
體驗完香醇的普洱咖啡后,國際媒體團走進茶馬古城旅游小鎮(zhèn)。小鎮(zhèn)內的非遺“馬幫菜”滿足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味蕾;原生態(tài)的拉祜族火塘烤茶場景吸引了各國媒體的眼球;夜幕降臨,廣場中心升起篝火,哈尼族、拉祜族、佤族、彝族、傣族圍繞著篝火跳起各族舞蹈,國際媒體團也紛紛邁開舞步加入其中。這個連古通今的文旅休閑街區(qū)用十足的活力點燃了普洱的“夜經(jīng)濟”。
(初次體驗火塘烤茶)
結束了一天的普洱之行,國際媒體團圍坐在火塘邊傾聽火塘烤茶的歷史,回顧今日在普洱的所見所聞,對普洱咖啡、茶葉、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予以高度贊譽。
“今天到這里最感興趣的就是‘梅子’,她作為一個很年輕的女孩,就帶領著這些咖農創(chuàng)業(yè)、致富,我覺得這個故事很有趣,我愿意將這個故事帶回意大利。”意大利國家電視臺首席記者Clementi?Marco在了解了大開河咖啡的故事以后說。(戴錚 黃波)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wǎng)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lián)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