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平價蔬菜銷售點選購蔬菜。臧靈攝)?
在2023年普洱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中,民生話題占據了重要篇幅。百姓關心的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問題,政府工作報告都作了部署,提出了目標。政府工作報告同時著重強調:“抓牢‘關鍵小事’,辦好‘民生大事’,更好滿足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新需求。”這些直抵民心的民生承諾,既是老百姓的美好向往,更是黨和政府的殷殷牽掛。
回首極具挑戰、極為不易、極不平凡的2022年,面對多輪疫情突發、超預期的經濟下行壓力、多重疊加的風險隱患,普洱市各級各部門堅持人民至上,攻堅克難,砥礪前行,開拓進取,苦干實干,保持了經濟平穩增長,為人民生活水平的穩定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過去一年,城鄉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3%和6.8%。城鄉低保、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實現應保盡保。
【資料圖】
在這極其特殊的一年里,在市委、市政府壓減一般性支出“過緊日子”的同時,一般公共預算民生支出占比卻大幅提升至74.8%,這些省下來的錢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用心解決群眾煩心事、揪心事,書寫了極富溫度的民生答卷。培訓農村勞動力43.3萬人次、轉移就業85.1萬人,新增城鎮就業3.2萬人;中心城區“點靚南部片區”規劃建設啟動,第三污水處理廠、中心城區南部地下管廊等項目加快推進;改造老舊小區62個,整治城市易澇點52個,新改造燃氣、供排水、污水管道200余公里;持續推進“兩違”整治,盤活“爛尾樓”5個、爭取“保交樓”專項借款1.1億元。
更讓人欣喜的是,一批長期以來困擾普洱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得以解決,尤其是教育、衛生發展等深層次的問題,都在這一年里實現了讓人驚嘆的大步跨越。教育綜合改革縱深推進,修改完善教育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配套出臺教學常規精細化管理、“述評考”“市管校聘”、公辦普通高(完)中校長提級管理等措施,普洱市一中與曲靖市一中合作辦學,建成8所幼兒園、3所小學和1所中學,全社會對普洱教育發展的信心正在回升;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實現全覆蓋,市緊急救援中心、市婦幼保健院一期投入使用,江城和孟連國門醫院、市傳染病醫院建設加快推進,縣(區)實現國家衛生城市(縣城)全達標……
一樁樁、一件件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充實在普洱人民真切可觸的“高品質”生活里,不僅讓人們感受到了普洱的發展自信和勃勃生機,而且讓人們心中更有力量、充滿溫暖。
“了不起,‘民生賬單’來之不易!”普洱兩會期間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2022年的成績交口稱贊。
民生之大,亦見之于小。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2023年的六件惠民實事,讓大家從兩會的宏大敘事中,看到了千家萬戶的柴米油鹽和衣食住行;看到了普洱市委、市政府在全力推動經濟全方位高質量發展的同時,正以人民需求為“指南針”,全力答好民生“基礎題”,把更多的發展紅利體現到老百姓的獲得感上。
開展中心城區小學午間托管服務試點,在思茅一小分校區、思茅二小分校區開展午間托管服務試點,切實減輕家庭負擔;開展惠民健康檢測工程,為全市所有新生兒開展G6PD篩查,所有孕婦(孕16—20周)開展唐氏綜合征四聯篩查;為2萬名適齡婦女開展HPV基因篩查,3.6萬名適齡人群開展結直腸癌篩查;建設基層人工智能全科輔助診療系統,加快普洱市人工智能健康云平臺建設,完成全市10縣(區)的115個鄉(鎮、街道)衛生院(衛生服務中心),以及50個村(社區)衛生室(衛生服務站)基層人工智能全科輔助診療系統建設,實現基層醫療機構智能問診、病例書寫、輔助診斷等功能運用;推行惠民殯葬服務,確保普洱市新殯儀館4月前投入試運營,年內全面投入使用。落實惠民補助政策,推出基本殯儀服務2800元套餐,按一定比例推出惠民墓穴,降低群眾殯葬成本;實施中心城區內澇整治和斷頭路打通工程,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內澇整治,完成龍生路(圣安迪酒店)、茶城大道至人民東路交匯路段等7個易澇點綜合整治,打通景東路、同心路等10條斷頭路,提升城市品質;年內建成并運行中心城區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實現無害化焚燒處理,做到資源化、減量化和無害化。
這些實打實的“民生承諾”,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成為各級政府“傾聽人民呼聲”“回應人民期待”“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承諾,一諾千金!
相信隨著2023年持續發力、接續推進一件件民生實事落實,普洱群眾將看到更多的變化、得到更多的實惠,越來越多的幸福圖景將在普洱大地徐徐鋪陳、成為現實。(鐘云 普洱日報供稿)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