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航破產保護后現狀
(資料圖片)
我們對于一個大型公司的生存和經營其實是很復雜,要是經營不好就會產生破產的效應,但是對于日航破產,就是不是特別容易,那完全是在后期的改革之下慢慢的重新有了新的活力,給救活過來。
這種“精神”是使JAL起死回生的最重要的力量,也是稻盛哲學的現實寫照。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申請破產保護的日本航空再次實現盈利,準備再次上市,簡直是商業“奇跡”。然而,在稻盛和夫的經營理念中,這不是一個“奇跡”,而是日航人每天的信念和努力的結果。
2010年1月19日,亞洲最大、世界第三大航空公司日本航空公司正式申請破產保護,日本整個一片嘩然。這意味著一家服務了近60年的航空公司即將消失,5萬人面臨失業,而日本另一家主要航空公司全日空將成為日本唯一一家飛往海外的航空公司。只意味著壟斷。
同一天,時任關西日本航空公司總調度員的山口榮一,在日本登機口會見了“商業之神”稻盛和夫,這位78歲但精神矍鑠的老人微笑著對他說:“我們必須為日航員工的幸福而共同努力。”
稻盛和夫拯救日航怎么做到的
原來,稻盛和夫決定應時任日本總理鳩山的邀請去拯救日航。這一天不是日航的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
日本兩大財富500強企業和KDDI的創始人,與稱為的“商業四圣”,他以“尊天愛人”的經營理念和獨特的“阿米巴商業”享譽日本;他創辦的盛和塾有7000名學生,其中大部分是企業主和中高級管理人才。他的到來使人們看到了希望。
當然也有謎題。在世俗眼里,沒有人是永遠的贏家。稻盛從未涉足航空業,一旦他救不了日航,他很可能會砸自己的招牌,“無法保證晚上的節日”。
“這是稻盛他不在乎自己的榮辱。”山口榮一說。稻盛和夫在任職之初就提出了日航死不了的三個原因:第一,日航破產會給日本經濟造成巨大損失;第二,它必須保護5萬名日航雇員的利益;第三,它必須避免全日空壟斷和給消費者造成損失。山口榮一認為稻盛的同情是真誠的。“在登機口的會議上,我以為他會說‘讓我們一起重建日航’。沒想到他先提到員工。”
后來,山口榮一和他的朋友們經歷了他們職業生涯中最激動人心的一年半。稻盛改變了他們和日航的命運
2010年2月1日,當稻盛在正式就任日航總經理時,他說:“實現新計劃的關鍵在于一心一意和堅持不懈。所以一定要集中精力,抱著崇高的思想和強烈的愿望,堅持到底。”自8月份以來,這段文字被制成標語牌,懸掛在日航的各個辦公室。同時,這段文字還刊登在公司報紙的頭版。
在大多數人看來,日航衰落的主要原因無非有幾點:從外部來看,油價上漲使得擁有眾多低效率大飛機的日航越來越難以裝載,金融危機也導致乘客減少。在內部的日本資產和股票泡沫在20世紀80年代破裂,而日航風險資本為國外度假項目和酒店項目給公司帶來了損害;與此同時,日航必須承擔不斷增加的養老和工資開支,還必須運營許多國內航空網絡,這些網絡不盈利,但有“政治需求”。
但是稻盛認為這些并不是全部的事實。他在無數的事實和意見中找到了更深層次的原因,第一個是日航人的思想松懈、不統一。
日航的服務一直受到外界的稱贊,但稻盛發現日航的服務已經變得膚淺和程式化,以至于有人在破產和重建前用“勤奮和粗魯”這個詞來批評日航。員工走自己的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管理層更官僚,缺乏足夠的危機感。
稻盛的判斷部分基于他的觀察和調查,部分基于他的經驗。“盛和塾的學生來自數百家企業。稻盛企業有很多問題做得不好,有一些共性。”山口榮一說。
在明確診斷后,稻盛以各種方式向日航人灌輸了他的商業哲學。
每個月,稻盛都會召開一次會議,向員工宣揚他的哲學——倡導尊天愛人,熱愛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并宣稱生活的意義在于克服困難和提高自己。
根據日航的實際情況,他要求每個人都要熱情地致力于做事情,從心底里為客戶著想,而不僅僅是遵循工作規則。
與此同時,稻盛于2010年6月開始組織干部學習會議。第一階段,大約50人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對各級主要領導進行了徹底的教育。內容包括經營者應具備的資質,經營企業所必需的管理會計。第一個月,學習會一周開四次,其中的稻盛親自講解了六次。下班后,她還和大家討論。
據說有些人一開始不愿意聽,但后來大家精神抖擻,連眼神都變了。領導的責任感開始建立,一起上課的人有很強的團結意識。在過去的幾個月里,有200多人參與了這項研究。
“我覺得很幸運。”山口榮一說在這么近的距離接受稻盛和夫的精神洗禮,比以前在書本和電視里學習好幾百倍。
漸漸地,稻盛的經營理念從高層管理者滲透到中層管理者甚至員工。山口榮一拿出一個5英寸的白色小冊子,純封面上只有六個小字:日航的經營理念這是我們今年4月份做的,每個員工一份。山口說這本小冊子的主要內容是稻盛和夫的商業哲學,但它是根據日航的具體情況編寫的。
稻盛非常重視鼓勵員工。自宣布破產保護以來,日航的士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公眾用放大鏡看著日航的虛弱,批評家們吵鬧地分析他的病情,好像每個人都是先知一樣。時至今日,日和山口榮一一再提到日航是一家“破產公司”,可見“破產”一詞給日航人蒙上了陰影。
在這種情況下,金錢和股權不再是激勵員工的法寶。“我們得到的最好回報是稻盛的鼓掌,”山口榮一笑著說。在他看來,員工留下來戰斗,主要是追求起死回生的成就感。
為了幫助日航人民重建信心,稻盛也花了很多心思。例如,盛和塾印刷了55萬張“日航互助小組”卡片,號召盛和塾,的成員及其家人和朋友乘坐日本航空公司的航班,并在機場向日航員工發送帶有鼓勵話語的卡片。自2010年7月以來,稻盛參觀了多個機場,并與那里的員工直接交談。他要求一線工作人員對乘客要有真誠的感謝,親切的關懷和無微不至的服務。他自己總是坐在日航的經濟艙里,顯示出他與員工同甘共苦的決心。另外,他一分錢也沒拿到。
受到稻盛日航的啟發,員工們開始思考如何改進服務。例如,對于那些在日航宣布破產后仍然可以選擇乘坐日航的乘客,工作人員決定站在前面,在空姐發表歡迎辭時鞠躬行禮,這也提高了送餐送水的效率,觀察并滿足了乘客表達愧疚和感激的需求。日航還致力于提高準點率,并在起飛前做好準備。他們用分鐘甚至秒作為計算時間的單位。今天,日航的準時率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如果被迫推遲起飛,日航將增加燃料并加快飛行速度,以便按時著陸。
這些努力改變了乘客的評價和日航員工的心情,他們開始為自己的進步和日航的進步獲得成就感,并不斷激勵自己和團隊。這種精神是使日航起死回生的最重要的力量,也是稻盛哲學的現實寫照。這到后期可以了解一下有關國家產業政策的發布。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