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16日,對800名基層干部開展培訓、法治宣講35場,針對重點地區、重點人員進行普法宣傳18場3110人次;開展校園法治講座89場,巡回庭審、模擬法庭16場,參加師生3.5萬余人(次);開展鄉村法治宣講97場、巡回庭審52場,現場參與群眾1.3萬余人(次);開展送法進企業23場,參加企業員工3千余人(次)……這組數據是云南省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啟動以來,曲靖市法院工作的“成績單”。
聚焦重點持續發力
(相關資料圖)
“利用人民法院有著豐富鮮活、貼近百姓的案例資源優勢,以進校園村寨公開開庭、上普法課、宣講法律知識等方式,將法律送到群眾家門口。”
2月14日,曲靖法院全面啟動“百校百庭百堂法治課千村千庭千場普法會”專項活動。
在此期間,159名法官受聘擔任175所學校的法治副校長,實現“一校一法官”。法治副校長主動對接學校和師生需求,突出“按需普法”,將司法和教育融合,加強對“校園欺凌”“幫信罪”、女童保護等校園突出問題的法律普及,推進解決學校法治建設面臨的急難愁盼問題,協助學校開展好法治教育、安全管理、預防犯罪等工作,與學校形成共建共治、法治教育常態化的新格局。
麒麟區人民法院17名法治副校長前往中小學講授法治課,宣威市人民法院到學校開展“法治班會”,法治副校長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沾益、會澤等地法院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將庭審現場搬到中學校園,讓全校師生“零距離”感受案件審判,通過案后答疑、釋法說理,提高師生們的法治意識。
曲靖市中級人民法院與省市普法專項工作組、市委政法委、共青團市委共同啟動“普法強基本·模擬法庭進校園”活動。師宗、馬龍等地法院通過對真實案件的公開審理或真實案例的劇本改編,讓在校青少年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被告人等角色開展模擬法庭,引導在校青少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曲靖市法院以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為主題,開展“家長法治課堂”。加強同轄區教育部門的協同配合,把法治教育學習內容納入教師專業知識綜合水平繼續教育范圍。
全市組織形式多樣的法治文藝活動。圍繞“八五”普法規劃,結合學校實際,組織師生開展以法治教育為主題的活動,陸良縣人民法院組織開展“法治夏令營”“法治”文藝會。
曲靖市法院定期開展送法進校園、指導和參與法治主題班會等活動,打造院校法治共建品牌。富源縣人民法院聯合當地中學建立“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先后承接2000余名師生參觀學習。
全市法院抽調168名干警參與組建普法隊,到鄉鎮(街道)、社區、村寨開展法治宣傳教育和培訓工作115次。會澤縣法院、麒麟區法院以青年干警為主力軍,組建“向日葵”青年普法團、“麒法普法”宣講團,開展普法宣傳,努力形成家里有事要主動找村里、找法庭幫助解決的氛圍。
各法院認真選取涉婚姻家庭、財產繼承、鄰里糾紛等方面的典型案例,巡回入村公開開庭,注重調解和以案釋法,使法治宣傳教育植根于法治實踐之中。會澤等地法院到鄉村、集鎮開展“行走的法治大喇叭”音頻普法,以“接地氣”的形式增強普法吸引力。
圍繞多元需求拓展法治服務
曲靖市法院利用官方微信、微博和抖音等新媒體平臺,開設法治宣傳專欄,制作公益廣告、海報、微視頻、法治宣傳手冊等法治宣傳產品,2月以來,發布普法宣傳信息473條。
沾益區人民法院制作“每周一‘典’”普法宣傳欄目,宣威市法院運用抖音直播巡回法庭,陸良縣法院編排反詐小品等文藝作品開展巡演。
曲靖市法院還立足地方實際、結合地方特點,開展針對性普法宣傳。馬龍區人民法院利用“櫻花美食節”人員聚集的便利條件,以花為媒開展法治宣傳活動。羅平縣人民法院在“菜花節”期間到旅游景點、馬拉松現場擺攤普法。富源縣法院營上法庭以“無訟村”的創建為切入點,把庭“搬”進村里,把法普進群眾心坎里。(云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供稿)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