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3月30日,云南瀾滄拉祜族自治縣成立70周年新聞發布會在昆舉行。瀾滄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宋平在會上介紹,瀾滄縣9998戶32351人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6551戶22911人,風險消除率70.82%,牢牢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還通過開展脫貧人口持續增收三年行動,實現脫貧人口持續快速增收,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從2020年的11624元增加到2022年的14686元,年均增長12.4%。
瀾滄拉祜族自治區建立于1953年4月7日,于1955年改為瀾滄拉祜族自治縣,自治縣內居住著拉祜、佤等8個世居少數民族,是全國唯一的拉祜族自治縣。
“2020年11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正式宣布瀾滄縣脫貧摘帽,全縣156個貧困村全部出列、57996戶211173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實現整族脫貧,真正實現了全國‘直過民族’區域最大、人口最多縣‘一步千年’的歷史性跨越?!绷_愛平介紹說,如期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后,瀾滄縣還將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接續推進鄉村振興,通過抓實監測幫扶,增加脫貧群眾收入,抓好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一體落實等措施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工作。
下一步,瀾滄縣將重點抓實監測幫扶,強化線上網絡化和線下網格化雙向協同監測體系,對全縣未消除風險的3447戶9440人,做實“一戶一方案”,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開展幫扶,確保穩定消除返貧致貧風險。抓實增加脫貧群眾收入,把產業就業作為激發脫貧地區和脫貧群眾內生發展動力的根本措施,大力發展茶葉、咖啡、甘蔗、牛羊、蔬菜、生豬等優勢比較明顯、帶動農業農村能力強、就業容量大的富民產業,帶動農民就地創業就業增收致富,促進脫貧勞動力就業,確保脫貧勞動力就業規模穩中有升。
抓好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抓實現代化邊境幸福村建設,積極開展綠美鄉(鎮)、綠美村莊創建工作,推進農村廁所革命、污水治理和生活垃圾處理,持續開展“三個一”“三微轉化”等系列活動,加快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推動責任、政策、工作一體落實,認真落實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嚴負其責、嚴管所轄、嚴促執行,抓實抓細動態監測幫扶、產業就業、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兩不愁三保障”和農村飲水安全、項目資金管理等重點工作。(王忠靜)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