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四大糧商是指美國ADM、邦吉(Bunge)、嘉吉(Cargill)和法國路易·達孚(Louis Dreyfus)四大跨國公司,國際四大糧商根據英文名字首字母,人們將其簡稱為“ABCD”。四大糧商都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跨國糧商。其中,除路易·達孚規模較小外,國際四大糧商其余三家均為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截至2011年,四大糧商銷售收入合計達2788億美元,加工貿易糧食達3.4億噸以上,占全球谷物產量的14.2%,在全球擁有1500多個工廠,雇用員工超過26萬人。
據統計,在2012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中,農業產業經營收入超過總收入60%的企業有16家(不包含食品、飲料等物流商和零售商),2011年經營收入(25)合計為7144億美元,ABCD的年營收為16家合計的39%。四大糧商在世界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搭建起了集種植、生產加工、倉儲物流以及銷售于一體的巨大網絡,并呈現出經營規模大、全產業鏈化、地域分布廣、貿易呈西東流向等特點。
就業務范圍來看,四大糧商業務各有側重,ADM注重研發、生物燃料,邦吉注重以南美洲為基地進行產業鏈布局,嘉吉的物流體系發達,國際四大糧商而路易·達孚注重風險管理。
但是,它們在農業和食品領域重點發展的基礎上,均努力縱深發展全產業鏈,從農場、儲存、運輸、加工、分配,直到銷售終端。就地域分布來看,四大糧商已經進入了除南極洲以外的非洲、亞洲、大洋洲、歐洲、南美洲和北美洲等6大洲。但各洲的功能有所差異,北美洲、南美洲以農業生產加工為主。
以巴西壓榨行業為例,ABCD四大糧商在巴西設廠擴能,其壓榨能力已占巴西總壓榨能力的54%。種種跡象表明,非洲也正在悄悄轉變為四大糧商的生產基地。亞洲和歐洲以農產品加工和消費為主,成為四大糧商的銷售目的地。國際四大糧商就貿易格局來看,四大糧商運用上百年的國際貿易經驗,將北美洲、南美洲生產的糧食和原料運往亞洲、歐洲等消費地區,國際四大糧商貿易呈現從西(半球)到東(半球)流向,世界形成“啞鈴形”產運銷結構,啞鈴的兩端分別是數量龐大的生產者(農民或農場主)和消費者,啞鈴的中間部分則是跨國企業,將生產者和消費者有機地連接在一起。
Copyright @ 2015-2022 世界金屬報網版權所有 備案號: 豫ICP備2021032478號-36 聯系郵箱:897 18 09@qq.com